“直播带货”彰显主动服务姿态

钦州日报 2020-03-17 08:57 大字

张忠德

“各位叔伯婶母兄弟姐妹们,佛子龙渊马水橘,个大、清甜、新鲜。经过我亲自试吃,确实不错,助农价4元一公斤。”3月7日,灵山县佛子镇镇长助理陆斌利用在抖音、微信、QQ等网络平台推销贫困户农产品,4天的时间销售3500公斤。目前,龙渊村通过抖音、微信、QQ等平台销售5万公斤马水橘。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地区优质农产品出现滞销难题。对此,灵山县委网信办发起了“网络扶贫四季行”农产品网络售卖活动,太平镇、佛子镇、三隆镇等多个乡镇(街道)尝试用新技术解决农产品因疫情销路受阻的问题,一些乡镇领导亲自上阵,为当地农产品背书“代言”,其效果显著。这种新模式,不但解决了当地农民的燃眉之急,获得了干部群众的支持和感谢,还为当地扶贫助农提供了一个示范样本。可以说,从中我们也看到地方领导干部认真研究了“互联网思维下的乡村振兴”的大课题,并积极付诸实践的开放心态和服务意识。

事实上,直播带货目前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风口。通过直播,不仅起到解决民众具体问题、帮助农户脱贫增收、宣传当地文化旅游等实际作用,更进行了一种形象和观念上的革新,展示我们的领导干部扑下身子,主动服务群众的姿态。

毫无疑问,借助互联网这一广阔开放平台,发挥“互联网+特色农副产品”上行作用,打造乡土品牌,为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开辟了崭新的途径。然而,鉴于当前农村网络新技术运用普及面不广的现状,亟需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线下主动加强学习电子商务知识,更熟练地运用“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的营销手段,才能更好地服务当地村民。

尤其,要组织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开展“互联网思维下的乡村振兴”培训,推动村支书们做“互联网思维”的带头人、农村电子商务品牌的维护者、村民诚信经营的引导者,如此才能让村里的土特产“飞”得更远,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希望更多的村支书坐上直播台,为民现身充当“代言人”。

新闻推荐

“疫情”当前,传统“让路”。钦北灵山等地杨姓族人主动取消万人集体祭祖 “咱们总兵后人必须识大体顾大局!”

本报记者敖帅昌通讯员杨建凤3月3日傍晚,暮色四合,炊烟四起,“热闹”了一天的永隆村又恢复了宁静,大家终于都长舒一口气。每年...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