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绘幸福乡村新画卷

钦州日报 2019-11-22 10:24 大字

本报记者 吴扬雪

创建“幸福乡村"的工作,在现阶段乡村振兴工作中占据重要的位置、起着关键的作用。从2013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以来,钦州市按照自治区有关工作部署,经历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三个阶段,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今年的“美丽钦州·幸福乡村"活动中,钦州市重点抓好“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组织强美"四个专项活动。在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动成果基础上,重点推进“三治理",即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乡村风貌治理;在巩固和扩大“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成果基础上,重点推动“三变"改革。

如今,钦州市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有效整治,家园、水源、田园清洁整治取得明显成效,一条条农村产业得到发展、一个个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得到建设完善、一批批农村基础设施完善提升、一项项文化活动有效开展,农民生活幸福指数进一步提高。正是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扎根乡土的基层干部们带领群众夜以继日辛勤付出,让乡村之美得以“内外兼修",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渗入乡村生活的每个细节。

灵山:点面结合登上幸福快车

丰塘炮期庆丰登贺新春

“美丽广西·幸福乡村"活动启动实施以来,灵山县在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动成果的基础上,围绕“环境秀美"“生活甜美"“乡村和美"“组织强美"专项活动,全面加强幸福乡村建设。

围绕“县有示范区、镇有示范村、村有示范户"的工作目标,灵山县重点打造白水梓崇农业旅游示范片区、邓家萍塘传统文化示范片区、龙武荔枝特色农业示范片区等3个县级示范片区。同时,出台《灵山县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2019年评比工作方案》,每个镇(街道)推荐2个自然村作为示范村进行评比,以点带面推进乡村风貌建设。充分尊重民意和群众首创精神,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从“要我做"转变到“我要做"。

为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出台《灵山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县完成了409个村(居)委会、5337个村民小组的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数据录入工作,清查农村集体资产共10.93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5亿元、非经营性资产9.43亿元。

探索发展飞地、租地、特色、电商“四种经济",不断助力富民强村。目前,全县404个行政村(农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其中121个贫困村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提前一年达到2020年标准。坚持发挥“党旗领航"的组织优势,引导电商企业参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培育了“巧妇9妹"、黄忠文等一批本地电商人才,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与电商深度融合。如灵城街道白水村通过与“巧妇9妹"合作,搭上了“电商"经济发展快车道,通过村“两委"班子的牵线,促成了本村种植户与“巧妇9妹"购销10万公斤柑橘,村民合作社按照每公斤0.2元收取服务费,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有效拓宽了增收渠道。

在开展公共文化创建活动中,今年完成建设集文体娱乐、健康服务、文化学习、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60个,全县累计建设行政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266个,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同时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免费开放培训项目,从各镇抽选了10名文艺骨干作为帮扶人才,举办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4期、乡村党员文艺能人骨干培训班1期,共计培训400多人次。先后投入6000多万元,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全县已有自治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国家级、自治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7人。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文化平台,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健身、休闲、娱乐、学习,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浦北:打造乡村风貌美好样板

依山靠水的瓦鱼埇新村

去年10月,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开展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结合本地生态环境优势和乡村发展实际,浦北上下全力以赴,用最短的时间,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实践总结出一条符合浦北实际的“低成本、可复制、全覆盖、可持续"之路。

今年8月22日,钦州市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现场会在浦北召开,浦北精心选取4个现场点进行了实地考察指导,这些过去一直是工作相对滞后的村屯,如今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中涌现出来、表现突出。比如九梅麓村,7月下旬启动建设,短短一个月时间做得比精品示范村还美丽。据了解,目前全县共完成基本整治型村庄改造100多个,开工建设的设施完善型村庄50多个、完成建设的15个,开工建设的精品示范型村庄10个,还有一批过去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老示范点换了新颜、展现新风貌。

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贯穿整个“幸福乡村·美丽钦州"活动过程中,浦北在投入上突出低成本,坚持把低成本理念贯穿到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的全过程,要求各镇村在推进风貌改造过程中,做到低成本建设和低成本运营相结合,突出景观设计、设施改造建设的实用性、可持续性,在源头上降低运营的能耗、维护成本,形成共建、共享、共维护的良好氛围。其次,在做法上突出可复制乡村风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启动之初,浦北结合实践探索,重点在乡土特色可复制、农房改造可复制、乡贤引领可复制三个方面,推广一批可操作可借鉴的做法,推动乡村风貌提升工作连点成线、成片成面。在具体推进中,重点抓好宣传发动全覆盖、指导督导全覆盖、“三清三拆"全覆盖、示范带动全覆盖等“四个全覆盖",用好驻村工作队员、乡村“五老"队伍、新乡贤队伍、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国土规建环保安监执法队伍等“五支队伍"作用,按照“县级有重点、镇镇有示范、村村有特色"的要求,推动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与脱贫攻坚、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争创广西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长寿小村落、土地整治、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结合起来,共培育打造308个特色示范村落,形成2个示范片区,让各镇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超有方向。在成效上,突出可持续,重点解决好管的问题、持续投入的问题、产业支撑的问题、人才的问题,使乡村风貌提升更具活力和持久动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不仅要干、还要干出长效、更要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

钦南:全面发力建设幸福家园

龙门港镇海上蚝排

2019年,钦南区在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活动成果基础上,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衔接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及乡村风貌三年行动,积极推进幸福乡村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钦南区总投资2500万元的8个镇级中转站、10个村级转运站已于今年2月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涉及的12个镇(街道)全部建有压缩中转站、临时转运站,每个站配备压缩垃圾车1辆,村级各类保洁用车4300多辆,区、镇两级政府每年配套资金达1500多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7%以上,全面实现“区有厂、镇有站、站有车、村有点、屯有箱、经费有保障"的目标,“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得到进一步巩固。

今年钦南区养殖大蚝年产值23.7亿元,还成功创建龙门蚝湾大蚝产业核心示范区等一批自治区级、县级示范区、乡级示范园及村级示范点,此外钦州赤禾(海红米)、钦南区钦州辣椒等获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特色产业大放异彩。

今年还修建1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成2个村级文体活动设施项目。乡村旅游文化进一步提升,今年3月,辖区内北部湾花卉小镇盛开的格桑花海吸引游客2万余人。

在打造艺术精品上,今年推出的现代粤剧小戏《海岛情缘》、舞蹈《海豚的故乡》在全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钦州选拔赛中荣获比赛一等奖。“钦南区在春天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主题快闪‘巾帼心向党·礼赞新中国’"活动作品代表钦州市送全国妇联展播,同时开展“扶贫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文艺晚会"等一批文艺活动。目前,钦南区130个村均组建有自己的体育队和文艺队,73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均设有文化专管员,有效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为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作用,钦南区共建成党建廉洁工作站38个,党群服务中心158个,覆盖辖区所有行政村(社区),有效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100米的问题。通过层级联动,今年以来共解决矛盾纠纷308件,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375件。明确“以实体产业为核心,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主体作用,挖掘区域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市场、企业、能人,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的镇村两级集体经济示范园"的思路,按照“4+8+X"的发展模式,形成了“海红米"、山泉豆角、雷竹、五指毛桃等特色产业基地。

钦北:齐抓共建翻开和美篇章

八寨原乡观光荷塘

今年以来,钦北区围绕“美丽钦北"乡村建设活动相关要求,通过细化目标、狠抓落实,在巩固提升“清洁乡村"“生态乡村"“宜居乡村"阶段活动的基础上,以强有力措施全面铺开“幸福乡村"各专项活动工作。

今年钦北区全面整治违法违章建设,彻底清理集镇卫生死角,不定期开展“六乱"治理,环卫站实行全天候保洁,保洁率达到100%,完善垃圾清运体系建设。据统计,各镇集中开展“清洁集镇"整治活动70多次,清除集镇乱堆乱放杂物130多处,拆除集镇乱搭乱建600多处。

去年,钦北区11个乡镇和钦州海诺尔环保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垃圾转运外包合同,将各镇垃圾进行外包,通过一年来的市场运作,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垃圾堆放压力。据统计,今年1-8月份,各镇运输至海诺尔的垃圾4500多车,共48000吨,有效解决垃圾堆积清理问题。为更好地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钦北区积极探索村级垃圾清扫保洁市场模式,着手把大直镇作为垃圾清扫保洁市场化试点,使得政府及村委从“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中解脱出来,一心一意当好“裁判员"。

钦北区还持续巩固和扩大“产业富民"专项活动成果。目前,共有174个行政村(社区),已全部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同时“一村一品"格局逐步形成,成为产业扶贫的强力“引擎"。指导各村成立特色种养合作社,以村委土地等经济资源入股合作社形式取得分红收入,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壮大集体经济。

在公共文化服务上,通过整合资源,结合本地文化特色和节庆假日,充分发挥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文化服务功能,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公共文体娱乐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级公共文化机构、队伍和文化志愿者开展送文化下乡惠民活动60场次,激发群众自办文化活动的热情,开展“文化走亲"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形成“周练、月演、季赛、年展"的良好活动机制。

2019年以来,钦北区47个党建和廉洁工作站列席指导村级会议728次,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等督导共4713次,化解矛盾纠纷435个,区镇站村四级层级联动共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1494个。创建三星级以上农村基层党组织65个,通过钦北党建公众号等媒体开展五星级党组织典型经验专项宣传,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2019年倒排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19个,并坚持“一村一策"制定整改方案,稳步推进整顿提升。目前全区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完成为民办理服务事项30107件,服务群众90793人次。

新闻推荐

钦州灵山供电局:提升群众用电获得感

钦州灵山供电局党员服务队在养殖场开展低压线路迁移改造。罗继梅/摄本报灵山讯“我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解难题’...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