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灵山县伯劳镇认真查摆问题狠抓整改落实纪实

钦州日报 2019-11-21 09:57 大字

本报记者 江洪作 通讯员 沈军

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灵山县伯劳镇将学习理论、调查研究、检视问题和整改落实各个环节高度融合并统筹开展。在调查研究过程中,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理念开展调研,要求每名班子成员调研期间都要解决一批问题,形成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全镇共查摆出重点整改落实的问题12项;其中镇内解决的问题10项,需要向县级部门申请协调解决问题4项。截至目前,已整改落实并解决好问题10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新突破“我们镇六槛村委6月份提出利用村委旁边空地搭建铺面出租,但是有群众出来认祖宗地多次阻挠,镇党委了解情况后高度重视,派工作组深入走访党员、群众以及召开党员大会商议,深入群众家里做思想工作,最后群众终于同意镇党委投入10万元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搭建好铁皮棚后通过招标会出租,每年收入2.3万元,今年该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4万元。”伯劳镇镇长林健说。

据了解,截至今年8月,伯劳镇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任务的村(社区)有17个,还有5个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未达4万元。伯劳镇党委、政府针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度慢等问题,结合主题教育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和差距。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发现,未完成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几个村共同存在缺乏资源、缺资金、思想不够解放等问题。经找准问题后,该镇分别对各村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壮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薄弱村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出谋划策。

截至10月底,全镇村集体经济预计年收入全部达到4万元以上,其中5万元以上的村有17个,村集体经济实现历史性突破。通过在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上精准发力,促使村级组织整体功能得到有效提升,重新焕发活力。

修路架桥连通民心“这座桥年年翻修,一下雨又不能走,孩子去一趟学校本是5分钟的时间,下雨天要绕路5公里上学。这个问题何时解决啊?”这是来自燕坪村1400多名群众呼声。据悉,群众口中的桥为新中国成立后修建,是采用竹排搭建的简易桥,平时人通过时,桥摇摇欲坠,存在极大的交通隐患。每年群众都自发砍伐新竹对桥进行维修,但由于建设桥梁高度不够,每逢下大雨,江水水流比较急,都会将该桥淹没。

该镇主要领导深入调查研究后发现桥梁确实存在极大隐患,一方面多次与村委、学校沟通,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设立危桥安全警示牌。另一方面,镇党委、政府多次向县级相关部门递交修建燕坪村危桥项目的申请,多次与县主要领导沟通及多部门协调争取项目,最终得到立项,并于10月23日开工建设,破解1400多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平心村至红坎村三级路路段因破烂难以通行,影响该镇今年两个预脱贫村的脱贫工作和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问题。经过镇主要领导协同分管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上报县交通局,并多次与县交通局靠着维修项目会议,目前该路段已于10月7日开工维修。改善服务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

到派出所办事找不到位置停车,服务窗口少,排队办事的人多,这些问题使得办事群众怨声载道。问题的原因是派出所办公场地太窄所造成的。去年以来,派出所一直向灵山县公安局提出这个问题,但未能找到解决办法。今年通过与镇主要领导沟通后,镇主要领导十分重视,针对此问题认真调研交流。有人提出,二级路收费站空置。因此该镇主要领导便以此为突破口与县公路局、县农业农村局请示沟通,以及协同县公安局与县主要领导沟通协同解决,最终同意镇派出所使用二级路边收费站作为新办公场所,并在国庆期间入驻办公,方便群众办事,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为解决镇社区“两委”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用地等问题,伯劳镇党委、政府着力筹措社区建设资金,采取“上级补一点、镇里挤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目前共筹得资金共40万元,基本可以完成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现在,新的文体服务中心已经破土动工,目前已经完成一楼主体楼建设,预计11月底竣工。“为了认真检视自身的问题和差距,认真抓好整改,我们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研究对策,狠抓落实,切实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确保主题教育不折不扣落地落实。”该镇党委书记李飞对记者说。

新闻推荐

点对点宣传

一线宣传本报记者江洪作通讯员劳金梅摄影报道近日,灵山县民政局联合佛子镇和新阳社工志愿者在佛子镇大芦村开展“扫...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