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 先富带动后富 记灵山县三海街道英爪村党员邓祖兰

钦州日报 2019-11-20 10:34 大字

党员邓祖兰(左)在沃柑地里修剪果枝

本报记者 陆铭 摄影报道

“沃柑到元旦就可以上市了,今年会有约10万公斤的收成,按6元一公斤计算,预计收入60多万元。"在灵山县三海街道英爪村委会长冲麓里沃柑果场,望着果实累累的沃柑,果场种植户、英爪村致富党员邓祖兰高兴地说。

平日里,邓祖兰带领着几个姐妹在沃柑丛里除草、施肥、喷药,长冲麓成了她们的“战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是这位46岁的巾帼党员邓祖兰,充分发挥党员先锋示范作用,在贫困村英爪村带领着村民闯出了一条致富路。正如她所说:“我只是尽了一名党员的本分。"

第一批桉树带来可观收入

1986年初中毕业后,邓祖兰到广东打工认识现在的丈夫黄秀侃,随后嫁到英爪村。1994年,夫妻俩人在村里开了一间饲料店,当时邓祖兰夫妇还兼做村里的兽医,尽心尽力帮助村民。“当时村民的家庭经济也很困难,时常赊账,我们的资金经常周转不过来。"回首来时路,邓祖兰感慨。

由于当时养猪市场低迷,邓祖兰的饲料店难以为继,邓祖兰夫妇另谋出路。2005年,他们拿出全部积蓄,并向亲友借款,投入10万元办了一个木片厂,聘请村里8名经济困难的村民进行桉树等木材加工。英爪村山多田少,村里的青壮年多选择外出打工,造成大片山地空置。“看到村里闲置的山林,想到自己从事的便是桉树加工,于是就租赁6.7公顷土地,自己种植桉树。"第一批桉树出售,为邓祖兰带来一笔50多万元的收入。

有了资金,邓祖兰乘势而为,又租赁2公顷土地种植沉香木。“现在这批沉香木2020年就可以取香了,到时8000多株沉香木能有120多万元的收入。"

闯成种养业的领头羊

作为英爪村的一名普通党员,邓祖兰认真学习,严格以优秀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事业当中,带领贫困户和周边的群众发展产业,为推动英爪村的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4年,邓祖兰开始在树林里养鸡,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需要更多的鸡棚。当时,村里人并不看好她,有些人甚至觉得她很傻,认为她“借钱来做赔本的事"。然而,邓祖兰没有放弃。2015年,邓祖兰注册了灵山县祖兰肉鸡养殖家庭农场,现在已有林下鸡1万多羽,一年收入就有30多万元,成了英爪村的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发展种养产业的示范带头人。2016年邓祖兰荣获三海街道“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通过努力走上致富路的她,对未来信心满满。

带着姐妺们共闯致富路

2016年英爪村有30多户贫困户已完成扶贫小额信贷授信,获得专款补贴种养,他们纷纷表示,希望将贷款置入合作社,以实现入股分红。

为了寻找可靠的合作社,确保贫困户保本盈利,又能带动本村特色扶贫产业发展。村干部首先想到了村里的“大户"邓祖兰,动员她牵头成立了绿盈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由邓祖兰自行筹资40余万元,吸收了10家贫困户,积极申请扶贫小额信贷50万元,共投资90余万元,种植超过5.3公顷的沃柑。邓祖兰对沃柑果林进行有效管理,定期组织人员上山进行除草、修枝、施肥,到沃柑成熟时,她又聘请村民帮忙采摘,然后进行分拣、包装。她开有一家自己的网店,每年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包装好的沃柑,还有一部分批发给三科市场进行销售,这带动10户贫困户实现了4万元收益。

此外,她主动聘请本村妇女8人(其中3人是贫困户),带着贫困妇女一起创业,共闯致富路。这8名妇女平时都在家带孩子、做家务活,没有经济收入。邓祖兰就聘请她们帮忙打理果林,每月支付每人大概1500元工资,这样一来她们既有收入,还可以兼顾家里。“村里的妇女出外面很难找工作,但是做农活都是一把好手,人又勤快,我请他们做工既帮助了她们,也减轻了自己的工作量。"邓祖兰表示有信心带领贫困姐妹脱贫致富,实现共同致富。

新闻推荐

启迪智慧 成就梦想

站立的鸡蛋“普通的鸡蛋竟然想站立就站立,想躺下就躺下,这是为什么呢?”近日,灵山县实验小学举行“启迪科学智慧,成就科学梦想...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