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性在这里熠熠生辉 记灵山县太平镇驻太平村委工作组组长张华福
本报记者 李鹏钧
张华福是一名拥有14年党龄普通的教师,被灵山县太平镇中心校选派到太平镇太平村委任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从教师向扶贫工作队员身份的转变,让他在扶贫工作上,也像在三尺讲坛上一样大放异彩,让党性在这里熠熠生辉。
“三心”感动“硬骨头”
耐心、热心、恒心,是张华福开展扶贫工作的三大“法宝”。刚驻村,张华福就把教师身上的传统美德用到扶贫工作上来,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解决群众热点难点问题。
修建环城路是太平镇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环城路不但能缓解太平镇集镇上的交通拥堵情况,也将进一步扩大城镇化建设。环城路从贫困户潘某某家经过,潘某某的房子需要搬迁。尽管多次宣传和动员,潘某某就是不愿意搬,工程受阻。
去年6月下旬,张华福驻村后开展走访工作获悉这一情况后,把这一问题列为重点解决的问题。有时候早上6时刚过,潘某某还没出门,张华福就到了;有时候晚上8时多,潘某某干活回来后,他就守门口。一个多月里他连续走访潘某某家10多次,最终感动潘某某答应搬迁。
虽然危改有政策补助,但潘某某自筹能力却不足。张华福又忙前忙后帮潘某某找材料商赊购建筑材料、装门窗等,共计担保赊账1.2万多元。
新房建好后,由于潘某某旧房子的用电是属于私拉乱接,存在极大用电安全隐患,张华福又主动联系供电部门,协调供电部门免费帮助潘某某重新架设电线,共计立杆13根,线程约800米。现在张华福每次经过潘某某新家,只要看到门开着,都会进去看一看、坐一坐,问一问潘某某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不忘使命主动担当“各村工作队员,镇里计划发展食用菌种植,计划基地面积1公顷左右,哪个村有连片土地面积达到1公顷,交通方便,近水源的就报上来。”1月中旬的一次全体工作队员会议上,太平镇党委副书记、分队长苏睿向全体工作队员发出找地的“任务”。
2018年12月,苏睿在参观考察钦南区北南食用菌专业种植合作社后,与合作社负责人刘军一拍即合,在太平镇合作发展种植食用菌。方案定下来后,就是紧锣密鼓地为食用菌基地选址。
根据食用菌种植选址要求,两个星期时间,先后在永安、思明、谭有、枫木等多个村委的10多个预选场地进行实地考察,最终都因为交通、水源、面积等不同因素否决掉。
时间流逝,再找不到合适的地址,就错过最佳发展时机。面对脱贫重担,太平镇领导班子感到空前压力。“苏队长,在泗峡坳有一块连片2公顷的平整土地,可以满足发展食用菌基地的用地需求。如果合适的话,我负责动员村民出租土地。”会议刚结束,张华福主动找到苏睿,告诉他“有地”的消息,并愿意承担租地的任务。“土地平整,连片面积有2公顷,水是山泉水,很清澈,交通很方便,场地非常好。”接到有理想场地的消息后,刘军专门从钦州赶来实地察看后,对场地赞不绝口。食用菌基地建设终于迈出坚实的一步。
心中有情有义有爱“张老师,今天有车竹子拉到基地,你在那里帮我安排一下。”4月29日,接到刘军电话,张华福马上放下手中工作赶到基地。“张老师,今天刚来了批工人,他们人生地不熟,还麻烦你多关照下。”基地建设伊始,千头万绪,张华福像个大管家,从基地建设到工人日常生活,有问题都找他。张华福了解到工人出行不方便,就拿出家里的摩托给工人使用;搭建大棚效率慢,他拿出自家的打桩机……“在丈量地块时,他最多的时候一天走了17公里。”苏睿告诉记者,张华福戴着草帽穿着防晒服,拿着GPS面积测量仪,沿着田埂走了一块又一块,在基地进入扩建阶段,他又参与到枫木村委沙梨村片区土地丈量和基地建设的其他工作。
太平村委那楼派村梁裕南户,父子两人多年均被病痛折磨,张华福开展驻村工作了解这一情况后,发动全校教职工捐资近2000元,后来又通过“水滴筹”筹集善款8000多元帮助梁裕南。“太平村委有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计划全部退出贫困系列。”张华福告诉记者,连最困难的梁裕南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下,也达到脱贫标准。
一件件实事、好事,看上去微不足道,却让人暖心,也正是一件件这样的“小事”,让党员光辉在农村基层发光发亮,得到群众点赞。
10月18日,梁裕南专门作诗一首赠送给张华福:“驻村队员张老师,照公办事自无私。领队落村来了解,精准帮扶分是非,国策到位民欢喜,值得表扬感谢你。尊老爱幼品德好,怎样致富勤指导。好人一生活到老,出入平安步步高。”
新闻推荐
“党员就是要为老百姓谋幸福” 记灵山县旧州镇古修村党支部书记陈业邦
本报记者江洪作通讯员檀春柳“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这是灵山县旧州镇古修村党支部书记陈业邦常说...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