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变嬗变 精彩华章 灵山县70年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本报记者 周顺彬
灵山县委书记曾智(中)到陆屋机电产业小镇开展调研
灵山县县长刘钦(右一)到武利木业产业园调研
百年荔枝示范区
1949年,灵山人口45.2万;2019年,灵山人口160多万。70年历程,还是这方水土,还是那方风物,那靠的是什么,多养育了近4倍的人口。
回眸过往华章,靠的是党的正确领导,靠的是人民群众的勤劳奋进。在新时代号角吹响的今天,细数每一个前进的瞬间,荣耀与责任仍然担在双肩,驱人向上。
无工不富:工业基础不断夯实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前,灵山县内工业均为私人所有。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兴办首家地方国营企业,即五一印刷所。自此,工业体制开始出现国营、公私合营、集体、私营4种模式并存。
在1956年后,私营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个体手工业改造为集体企业。到了1963年,公私合营企业则过渡为地方国营企业。这时,工业体制只有国营、集体2种形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经济重新得到发展。1988年开始出现三资企业。
根据《灵山县志》记载:1994年,县境内工业企业共有国有、集体、三资、个体4种形式。其中国有企业49家,集体企业114家,村以下企业12898家,合资企业3家。
到1994年底,灵山县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53亿元,行业涉及化肥、水泥、机械、农药、棉纺、制糖、造纸、制药、供电、食品、木材等领域。
而到了2009年,灵山县仅以新引进的桂合丝业丝绸纺织工业城、兴莱鞋业等14家生产性企业为统计对象,合同投资额就达12.97亿元。当年,仅工业区就实现工业总产值11.9亿元,直接将全县工业总产值推升至84亿元。当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90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达到7家。
2018年,灵山县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就达223.4亿元,而1980年全县国营企业和轻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加一块凑足0.58亿元时,已是举县欢庆。2018年,仅陆屋机电产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额超3.2亿元。
据灵山县委书记曾智介绍,今年1至9月,该县还持续加强对招商引资包装项目的宣传推介,吸引更多的工业企业前来投资。目前,已成功新引进国内外项目69个,其中产业项目44个,合同金额138.23亿元。
该县今年掀起项目建设热潮,前8个月有48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达50亿元,实现了项目建设大提速。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列入自治区“红榜”第一名,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排名全市第一。
无农不稳:粮仓与餐桌同丰盈
1949年,灵山县粮食产量仅10.9万吨,农业总产值2289万元。经过不断发展农业科技,进行品种改良,推进农业机械化,在1994年进行统计时,全县粮食产量跃升至39.2万吨,农业总产值17.8亿元。
新中国成立前,该县粮食生产结构以水稻为主,占80%以上,杂粮占20%左右。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田水利的兴修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水稻生产发展较快,全县农业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提高,人民食粮结构得到改善,食用杂粮逐年减少。1980年以后,全县水稻与杂粮占粮食产量的比重为:稻谷98.14%,杂粮(玉米、大豆、红薯、小麦等)占1.86%。大米成为全县人民的主食,玉米、红薯和其它杂粮只用作口粮的补充或作饲料。
时间行进到2009年,灵山县的农业发展,更是与解放时不可同日而语。
当年,“种田也得钱”早已取代了“交公粮”的历史,全县农民通过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获得了各类补贴资金7528万元,增长59.2%。同时,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34.4%,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269个。粮食总产量44.71万吨,被列入“全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
这个时候的灵山人民,生活开始向“养生”跨越,农业开始逐渐与现代科技接轨。据灵山县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县2009年水果总产量50.8万吨,增长23.2%。肉类生产也达到了总产量8.4万吨,奶水牛存栏2.03万头,水牛奶产量4021吨。农业生产内容的丰富,使群众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曾智说,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灵山县的农业经济已越来越高效和增值。目前,该县积极投入的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已获商务部评定为优秀等级,镇级电商服务站覆盖率100%,村级电商服务网点行政村覆盖率53%,并成功打造了“巧妇9妹”等知名电商平台。
灵山县积极推进“旅游建设年”活动,荔枝文化旅游节效果持续显现,大芦村、龙武庄园等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罗阳富硒谷生态庄园成功创建自治区四星级乡村旅游区。仅去年,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712.09万人次,而在1949年,这个数据几乎为零。
截至今年9月份,灵山县通过对现代农业的提档升级,农业这个根基性产业,已开始走入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通过深入实施“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已开始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49个,其中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区1个、县级示范区2个、乡级示范园16个、村级示范点130个。“双高”糖料蔗基地完成土地流转24个片区6050亩,全部完成自治区下达该县2.4万亩“双高”糖料蔗基地建设任务。
在不断发展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其中自治区级7家、市级31家,宇峰公司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同时,在各乡镇,仅2018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5家、家庭农场14家。县内农业品牌入选2018年广西品牌目录3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3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
无商不活:每个要素“动”起来
新中国成立前,灵山县服务业较少。从事服务业的人员,有专一的,也有半农半服务业的。全县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县城和各圩镇,均是个体户。1949年,全县服务业有固定门店的75户,从业人员86人。
新中国成立后,灵山县服务业有较大发展。1957年末,全县私营服务业有180户,从业人员188人。这些服务业,主要从事旅社业、理发、照相、镶牙和修理机械等行业。1979年改革开放后,全县服务业有较大发展,1994年末,全县从事个体服务业的有629户,从业人员632人。
曾几何时,物资的紧俏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为调动农民出售余粮的积极性,在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之余,还采用工业品奖售办法,国家用自行车、衣车、汽车、手表和木材等市场紧俏商品,以平价售给农民,换取农民一定数量的粮食。1980年,规定完成1979年的征购、双超任务后,以公社为单位,每年多交售原粮50万公斤或人均多交售原粮25公斤以上者,奖售解放牌汽车1辆,当年获得奖售汽车的有三海、檀圩、佛子、沙坪、旧州、太平等公社,许多大队、生产队获奖售自行车、衣车、手表和木材等一大批物资。
到2009年时,同样的是补贴基层群众,但内容已发生了变化。当年,该县因全面落实“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促消费政策,各类下乡产品销量达27220台(件),销售总额1.03亿元,发放补贴资金1236万元,占全区109个县(区)发放补贴总额的4.8%。通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9亿元,较上年增长19.7%。
因促消费工作不断推进,第三产业进一步繁荣。当年灵山县将已获的“广西优秀旅游县”品牌直接催生为市场回应。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2亿元,较上年增长39.5%。
曾智说,今年1至9月份,灵山县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的提质增效,服务业强市培育成效初显,目前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5家、限上服务业企业7家。据了解,全县电子商务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现有电商企业500多家,上半年电商销售额超过1.5亿元,地下商业步行街9月份业已建成开业,成为灵山商贸新亮点。
工作中,该县还大力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年”活动,着力为群众办事和企业入驻、项目落地、投资到位提供便捷服务。同时,及时启用广西首个专门为市场主体及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提供“一门式”政务服务的政务服务中心法人大厅,政务服务自助区实现24小时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百日攻坚行动七项指标验收全区排名第七,集中办理投资项目审批等350项事项,灵山成为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试点县。
经过七十年不断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无农不稳、无商不活”的理念,截至2018年,灵山县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7:35.1:39.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经济发展蒸蒸日上。
有努力,就会有回报。回望来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区耕地保护先进单位”“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广西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县”“全区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示范县”“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数十项部级以上荣誉已花落灵山。
展望未来,灵山还有更多惊喜可期。
灵山县城远眺
新闻推荐
干警给学生送奖品黄儒平摄影报道为使更多农村孩子获得法律知识和法律帮助,进一步营造农村法治氛围,日前,灵山县法院干警来到...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