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老少迎“炮期”信心满满话发展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塘镇大池村“炮期”见闻

钦州日报 2019-02-25 20:49 大字

本报记者 江洪作摄影报道

2月17日,农历正月十三,灵山县丰塘镇大池村处处张灯结彩,金狮起舞,锣鼓喧天,载歌载舞,村里的男女老少欢天喜地,邀请亲戚朋友前来助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这天,该村一年一度的“炮期”(又称“十三炮”)活动隆重举行。“今天,大池村很热闹,全村人男女老少都参加活动,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热闹的‘炮期’。”应邀而来的南宁客人黎海明先生一边观看“炮期”活动,一边激动地说。

据了解,过“炮期”是丰塘群众的一种风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炮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五开始,到农历正月二十结束,每村都定好一个属于自己的“炮期”,时间尽量不重复,让这一天成为村里一年当中最热闹的一天。活动的内容分为祭炮、迎炮、送炮、放炮,有舞龙、舞狮、文艺演出等,以庆祝当年的丰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近十年来,各村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摒弃陋习,树立新风尚,使“炮期”增加了许多时代新风尚的内容,更趋于健康向上,更有利于乡村新发展,暨传承了传统又树立了新貌。

“今年‘炮期’,我们一共扎了19个花炮;其中18个是小花炮,高1米,1个是大花炮,高2米,俗称‘炮王’,这个数字表示了2019年新年的到来。”该村2019年“炮期”炮长黄可旺说。当天,虽然天一直下着小雨,但也挡不住村民热情和兴奋的心,大家都集中到村里的活动中心,开展敬老爱幼活动。给本村50多名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发放了慰问金和红黄色两种寿巾,给110多名品学兼优的学生颁发了奖学金。接着表演文艺节目,讴歌党的好政策,反映农村新生活,展示村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丰富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

一番龙腾狮舞,一番鼓乐齐鸣。下午4点钟,村民举行送炮、迎炮、放炮等活动。由村中一名德高望重的长者撑旗执锣开路,孩子举着大花炮先祭祖,游遍全村的主干道路以及巷子胡同;各家各户敞开大门,点燃了炮竹,迎春接福,迎接送炮狮龙队的拜贺。所到之处炮声隆隆。当花炮队在狮龙队欢送下来到设置在田间中的炮台,围观群众早已等候在那里。最后,这些花炮被抬到炮台中心,由炮手点火炸响,祈求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事业兴旺!“现在开始准备点炮……”随着炮长一声令下,隆隆的炮声,一阵阵轰鸣,震天动地,炸开的花炮化作响彻云天的惊雷,放完炮后,一天的炮旗活动圆满结束。“如今,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炮期’有了新的内容,传递着新的风尚。过去的‘炮期’,各村之间比的是吃喝,现在则比活动、比热闹。把敬老孝亲、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融入了‘炮期’活动中;同时,聚集亲戚朋友一起来过节,大家商量以后怎么发展经济、振兴乡村。”丰塘炮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士照总结说。

新闻推荐

点亮贫困户的“微心愿”

扶贫工作队为贫困户颜建高送上新单车,实现他的“微心愿”“之前的旧单车坏了,我一直想要一辆新单车,没想到黄书记就给我送来...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