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的“脱壳”之旅

钦州日报 2019-01-31 10:01 大字

本报记者 陆铭

“这是我们依托村民合作社基地引进的物流和电子加工项目,预计今年4月份竣工投产,可以为村民提供80多个就业岗位,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万元以上。”日前,在灵山县石塘镇大化村,驻村第一书记曾芝达指着灵玉二级公路旁一块正在平整的土地说道。

大化村是“十三五”贫困村,2016年以前,该村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村委只有一幢简陋的办公楼,没有村集体经济收入,也没有山林、山塘等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资产,日常办公只能靠财政经费维持。如今,在驻村工作队员的帮扶下,大化村靠引进项目收租,已于2017年底成功脱贫摘帽,今年有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4万元以上。“2015年启动精准识别工作时,时任钦州市市委书记肖莺子到大化村调研,承诺市财政支持大化村10万元发展村级集体经济。”2015年11月,时任大化村党支部书记何际铿向灵山县统战部派驻大化村第一书记曾芝达反馈了这样的信息,让正为解决该村集体经济难题而头痛的曾芝达看到了希望。自此,他带领工作队员,白天跑部门对接资金、走访经济能人谈合作,晚上起草项目实施方案,终于成功与该村养猪大户钟万之达成了合作意向,同时通过深入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落实了项目选址,并最终争取到财政扶持资金60万元投入大化村母猪岭猪场建设,该项目于2017年9月竣工投产,第二年即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益6万元。同时,该村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共吸纳全村19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发展生猪养殖,实现每户每年增收300元。目前,该项目年存栏生猪4000头,年出栏生猪8000头。

(下转03版)

新闻推荐

自治区认定新一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猪福万家龙门蚝湾榜上有名

本报讯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第七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名单,钦州市猪福万家生态养殖核心示范区荣获四星级示范区...

灵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