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放映员 36年电影情杨本忠
在灵山县有这样一个电影世家,现年63岁的叶朋深是一名工作36年的农村电影放映员,曾和妻子一起为山区和农村群众放电影。现在,他的儿子和儿媳四人接棒农村电影工作。听着一家子讲关于电影的故事,读到的是两代人对电影的深深情愫。
翻山越岭送电影
1982年,叶朋深刚参加电影放映工作,当时,农村没有电视机,村民们十分期盼电影队去放电影。放映胶片电影是一件繁琐又复杂的工作,从张挂银幕到放映结束是一件累人累心的事情。当时的电影放映对于群众来说就是一顿文化大餐,工作中若遇胶片断片、跳片、停电、机器出现故障等,群众便会起哄。所以,每次放映时,叶朋深都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用熟练的双手排除故障,以最好的声、光、清晰的画面呈现给观众,从未出现过大的失误,深受群众欢迎。由于工作出色,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十年代初,叶朋深负责的村放映点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出门爬山是习以为常的事。为了让农村群众看上电影,不管路程多远,路有多难走,他总是千方百计将放映设备送到目的地,能用自行车就用自行车运,碰上崎岖山路或涉水过桥,他就改用肩挑背驮,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就喝路边山水,条件十分艰苦。到了1992年,叶朋深才自费购买了一辆摩托车与爱人一起下乡放映,有好几次在回家途中摩托车坏了,只得步行十几公里回家,他说,再困难也要将电影送进村里,让村民享受文化大餐。寒来暑往,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下乡放电影的经历成了他一辈子的珍藏。
竭尽心力放电影
曾经一度农村集体经济萎缩,加上电视机的普及、文化多元的影响,农村电影失去了往日众星捧月的辉煌,进入了低潮期。农村放映员常常发不起工资,只能发点生活费,很多人转行了。最困难时,有亲戚朋友问:“你还放电影呢?”从问话里叶朋深听出两层意思:一是这么困难,你还坚持什么呢?二是放了一辈子电影也没见发财!五味杂陈过后,老叶意志弥坚:“我走乡串村为农民放电影,宣传的是先进文化,结的是善缘,我必须坚守。”
2007年国家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惠民工程,新时期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开始了。为把党的这一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叶朋深作为灵山县电影公司的一名放映员同时又兼任放映队长,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一方面要严格地讲政治,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又要团结带领其他放映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他不辞辛劳,走村串户,竭尽全力把党的惠民政策传到千家万户,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并取得显著成效,连年被评为电影工作先进个人。其放映队负责范围不断扩大,由武利镇(19个村委)扩大到武利、文利、伯劳三个镇(55个村委)、中小学校和两个工业园区,年放映场次由两百多场增至一千多场。
儿辈接力兴电影
36年来,叶朋深披星戴月,风雨兼程,不曾懈怠,累计放映胶片、数字电影三万多场次,将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他所热爱的电影事业。他经历过基层电影放映事业80年代的火爆、90年代的降温,二十一世纪的复兴,记录着一代电影人走过的风风雨雨。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大力扶持农村电影放映。叶朋深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加入了电影放映员队伍,大儿子现任灵山县第三放映队队长,放映队拥有电影放映车两辆,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四套、发电机一台。设备条件变好了,技术更要精益求精,叶朋深带领儿子和儿媳努力学习数字电影放映设备,让他们能够熟练进行标准化放映,针对放映设备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严格要求他们遵守放映规程,及时解决放映中遇到的问题及故障,以达到规范放映的要求。2016年,在钦州市农村电影技术与管理培训暨竞技总决赛中,大儿子所在的灵山县第三放映队荣获第一名;2017年,二儿子叶东永被钦州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先进工作者。
36年,弹指一挥间。银幕变了,长度从3米变作5米;音效变了,从单声道到立体声;放映机变了,从二十世纪80年代的16毫米胶片机,再到现在的全数字化装备;阵容变了,从单点放映到多点同时放映……叶朋深也从群众熟悉的“叶仔”变成了“老叶”。多年的放映经历让他深深地体会到,群众的欢乐就是他最大的满足。他说,只要群众有需求,他和他的后辈愿意一辈子做群众的电影放映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京召开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工作会议,公布了全国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标杆社共322个,广西5个地...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