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活教材” 绷紧纪律弦灵山以身边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钦州日报 2018-12-03 11:1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江洪作 通讯员 蔡钰莹)灵山县纪委将案例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以案为鉴开展警示教育,不断创新活动载体,积极构建警示教育常态化新格局,进一步激励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绷紧纪律这根弦。

打造移动的“警示教育课堂”。对每一查结的案件,坚持运用好警示案例素材,利用案情通报、召开案例剖析会、“以案说纪”会等形式,加大对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的教育,强化警示教育的感染力,让党员干部切实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该县纪委把宣布处分决定与警示教育同步开展,让“写在纸上的教训”变为“立在墙上的镜子”,通过前往发案镇(街道)和部门单位宣布违纪人员的处分决定的方式,将处分决定宣布现场打造成移动的“警示教育课堂”。

以案为鉴“现场教学”。该县纪委联合县委党校,把警示教育纳入党校培训班的常设课程,并打造一系列廉政党课精品课程。县委党校、县直属工委根据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培训班次,在开展的科干班、青干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等培训项目中设置廉政教育课。今年以来播放专题警示教育片20余次,教育干部1000余人。同时,通过“新时代讲习所”,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党风党纪法律法规宣讲团,深入乡镇、县直单位或者利用党校教育平台,登台授课讲解,宣讲当前反腐败工作的形势、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当地典型违纪违法案例及腐败带来的危害,教育党员领导干部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守纪律规矩,绷紧廉政之弦。

通报曝光教育身边人。该县定期从已查处的本县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中,精选典型案例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并以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例为素材,组织创作编排了廉政文艺节目,通过“万场电影下乡”“送戏下乡”、文艺晚会等形式,在各村(社区)宣传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1月至10月开展警示教育活动1000多场次,受教育人数20多万人次;在电视台、电台、新媒体平台、户外显示屏和纪检监察网站等媒介,滚动展播廉洁公益广告、警示教育微电影和“勤廉榜样”专题片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以案为鉴“入脑走心”。该县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警示大会接受教育等,把管党治党、开展警示教育的担子实实在在压在主要领导干部的肩上。9月下旬,该县县委常委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分别结合原县委书记莫东培违纪违法案件中的违纪违法事实及发案的原因,将自己摆进去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摆本单位、本人在“两个责任”落实、履职、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整改的方案,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新闻推荐

王革冰督查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强调以更大力度更精准有效举措 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王革冰(左二)走访钦北区板城镇朝阳村2018年预脱贫户黄俏新(左三)本报记者王湖禄摄本报讯(记者李艳晔)11月30日,市委书记、市人大...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