缕缕春风吹暖心 灵山县检察院扶贫工作纪实

钦州日报 2018-11-26 10:21 大字

李伶俐

“这两年,有了检察院的大力帮助,我们村的黄土路变成了水泥路,还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我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了。”近日,灵山县平山镇里村村民曹献准脸上洋溢着笑容,曹献准真情流露的背后,是灵山县检察院定点帮扶工作带来的深刻变化。

灵山县平山镇里村贫困人口较多,且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差,脱贫攻坚任务艰巨。2016年里村共有贫困户42户,贫困人口175人,目前已脱贫26户119人,今年计划脱贫2户7人。“脱贫不只是日常的嘘寒问暖,而是要进行‘造血’帮扶。我们检察干警通过现实摸索和践行,慢慢找到适合里村脱贫攻坚的新思路,逐渐让村民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形成好风气。”灵山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黄戉深有感触地说。

留下扶贫真财富

狭窄、闷热、破旧的党群公共服务中心,每到夏天就极其闷热,每到冬天就寒风刺骨,让村干部苦不堪言。灵山县检察院在村委会资金紧缺时为他们提供8000元的启动资金,促进新公共服务中心项目的启动,之后为防止公共服务中心山岭发生山体坍塌,检察院又为他们争取财政资助11万元建设挡土墙,并在2017年8月完工投入使用。

面对年久失修的水步桥,灵山县检察院多次向县交通部门反映情况,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为该村申请了60吨水泥用于加固水步桥,同时多方争取资金,逐步完善村内整体的道路亮化工程。

2016年10月,里村村委会顺利发包村内六财石场,获得了第一笔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面对六财石场新修建出来的黄土路,驻村第一书记劳如军多次向有关部门申请,终于获得71万元专项经费修建六财石场产业路。在产业路修建完成后,劳如军又把目光投向了灵儿头村连接产业路的一条小道,在这里有着大片的农田,还有一条小河流淌而过,每到雨季,村民们总要蹚着过膝的河水到另一边耕作。

面临此境况,劳如军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到了24万元资金用于修建六财桥,并把坑坑洼洼的小路变成了宽敞的水泥道路。六财桥修建完工后,不仅方便了灵儿头村村民的耕作,更有利于背后两个自然村村民的出行。

只有从“输血”扶贫到“造血”脱贫,最终才能实现整个村的脱贫致富。2017年,里村从陆屋镇购入一座标准厂房用于出租,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9万元的经济收入。并在五保村建成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目前已发电接近3万多度,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1.2万元。两个项目每年可为里村带来3万多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倾尽全力真扶贫“你尽管放心去养鸡,亏本了我来负责!”2016年第一书记劳如军拍着胸脯对村民曹献准做出承诺。曹献准家是里村的贫困户,他因为身体原因做了手术落下残疾,不能外出打工和干粗重农活。劳如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对曹献准的情况评估,决定鼓励他养鸡,但是曹献准内心害怕养鸡亏本,一直犹犹豫豫不敢大胆去做,于是这才有了前面劳如军的承诺。

在第一年,曹献准养了1000多羽鸡,当面临销售困境时,劳如军帮他联系买家销售成品鸡,并帮他申请了残疾人创业资金。这一年,曹献准通过养鸡收入2万元,同时顺利拿到6000元产业奖补。2017年初,信心满满的曹献准不仅养了鸡,还养了大量的鹅,当年拿到了最高限额1万元的产业奖补。劳如军又通过多方联系,带着县城某酒店老板到曹献准的养殖场实地考察,当场就跟曹献准下了第一批订单。

今年以来,里村87岁的陈庆光老人家里连连遭到命运的打击,她61岁的儿子蒙子寿因病去世,孙女蒙秋兰也因病早逝。陈庆光老人只剩下读小学的12岁孙子和患有精神疾病无劳动能力的儿媳妇。接踵而来的打击,让陈庆光伤心不已。

今年3月刚从劳如军手中接过“扶贫接力棒”的驻村第一书记李财财得知她家的不幸后,第一时间在单位发起了募捐,帮助这个家庭渡过难关。“孩子呀,以后你就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也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你一定要好好读书……”灵山县检察院检察长黄戉带着募捐款来到陈庆光老人家时,对12岁的小蒙叮嘱道。

黄戉了解到,陈庆光家从山上引进家的自来水出现了断水现象,他立马到附近的山上水源地查看原因,并交代驻村第一书记李财财尽快帮他们解决用水问题。

如今,里村仍有16户贫困户56名贫困人口,驻村工作队员每天都骑着电动自行车走村串户,对扶贫攻坚工作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浩浩心怀扶贫情,脱贫攻坚报荔乡。灵山检察人扶贫工作的缕缕春风,不仅吹响了脱贫攻坚决战号角,更吹暖了贫困群众的心窝。

新闻推荐

种出效益 养出前景 灵山县三隆镇丰泰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江洪作“今年,我们合作社收入将达到41.3万元,利润有29万多元。”灵山县三隆镇丰泰种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月才高兴...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