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懒汉”变成了致富“领头雁”——记灵山县新圩镇禄一村脱贫典型潘文

北部湾晨报 2017-11-20 14:12 大字

晨报记者潘定盼

在全市革命老区扶贫攻坚工作如火如荼开展过程中,作为革命老区村的灵山县新圩镇禄一村,乘着扶贫政策的东风,逐渐走上了脱贫之路。村民潘文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典型,他曾因家庭变故,终日消沉不振,懒惰无为。在驻村第一书记的帮扶下,他重新振作,搞起了立体养殖,成为远近有名的自强励志脱贫“致富哥”。

“脱贫谷”唱响“致富歌”“咯咯咯……”天才刚蒙蒙亮,在贫困户潘文的“脱贫谷”里,清澈地回荡着他吆喝群鸡过来吃食的声音。伴随着吆喝,他的手一把抓起饲料撒了开来,成群的鸡就从鸡棚飞跑过来……望着这些日渐长大的鸡,潘文脸上泛起了笑容。“脱贫谷”是潘文搞产业发展的基地,现在他在这个基地搞起了家禽养殖,新建鱼塘4亩多;还搞起了立体养殖,在松树下养殖活鸡1300多羽,鱼塘放了5万尾鱼,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产业。每天,潘文除了喂鸡喂鱼,还要修花圃、种花种草、修路等,在“脱贫谷”里总有忙不完的活,他经常在“脱贫谷”里一待就是一整天。

终日消沉成“懒汉”

谁也不会想到,现在成为了致富能人的潘文在过去让村干部们操碎了心。“消沉,慵懒。”驻村第一书记李权灵用简单的几个字概括了他对潘文的第一印象。李权灵回忆起刚接触潘文的时候,是潘文最消沉的时候。那会因为父亲的突然离世,这个因病、因学致贫的家庭重担一下子压在了潘文的身上。家里不仅有年迈的母亲、残疾的弟弟,还有求学的妹妹,承受不了打击的潘文,一下子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那段时间,家里都是他老母亲一个人撑起来的。”李权灵告诉记者,潘文经常晚上不归宿白天睡懒觉,终日消沉、不思劳作,屋顶瓦房破了都是他老母亲自己上去检修。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作为脱贫帮扶联系人的李权灵经常找潘文谈心,向他宣传扶贫的政策,帮他申请3万块的贴息贷款,鼓励他树立信心发展生产,主动肩负起家庭的责任。在李权灵的帮助下,潘文认识到自己过去浑浑噩噩度日的思想是不可取的,也认识到了要改变贫困现状只能靠自己。随后,他开始贷款发展养殖业。

从“懒汉”变成榜样

如今的潘文,已经一改以往的消沉,坚定了脱贫的决心。除了发展“脱贫谷”的项目外,他还在县城承包了小工程,成为了小老板。“以后我要再扩大一点发展,发展养蜜蜂和养花草,把我的‘脱贫谷\’搞成农家乐。”对于未来,潘文有了新的打算,他要通过这些项目增加自己的收入,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自力更生,发展产业,我们将他树立为一个脱贫的典型人物。”新圩镇副镇长卢云然称,榜样力量是强大的,潘文从“懒汉”到榜样的蜕变为周边的群众树立了一个典型榜样。目前,新圩镇正在全镇推广潘文的脱贫事迹,组织全镇的贫困户向他学习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精神,通过以发展产业为突破口,着眼特色种养,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镇的贫困户自力更生、主动脱贫,助推全镇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开展。

新闻推荐

盯紧市场保障“菜篮子”

(记者李鹏钧通讯员梁雪玲)近日,灵山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第四季度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消除食用农产品的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的“菜篮子”安全。据了解,此次抽检的对象涉及规模以上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农...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