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清“进城”记

陇东报 2020-07-08 17:56 大字

本报记者 李博芬

对王安清来说,2018年11月22日这一天,他终生难忘。这一天,他迎来了乔迁之喜——从半山腰的窑洞里,搬进了镇上集中安置点的新家。

“敞亮的小院、红瓦白墙的三居室,我们一家四口没掏多少钱就搬进来了。吃水拧龙头,门前路好走,哪样都比山上强。”搬进76.63平方米的新房子,看着崭新的家具、厨具,王安清乐得合不拢嘴。

开边村刘山安置点是镇原县开边镇为解决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的刘山、杨下沟、周湾等5个村民小组30户113人生产生活困难实施的易地扶搬迁工程。工程总投资681.1万元,农宅建筑面积2079.77平方米。工程按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20平方米的标准建设,安置点房屋分为39.6、58.85、76.63、96.83平方米四类户型,搬迁户只需自筹一小部分资金,其余全部通过易地搬迁政策资金解决。

此前,王安清居住在自然条件极差的周湾村民小组,夫妻俩、儿子女儿及80岁的老母亲,居住在3口窑洞里。山里土地贫瘠,种的庄稼仅够一家人填饱肚子。收入微薄加上儿女上学,2013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回想起以前的日子,最让王安清感到艰难的是物资运输。住在半山腰上,路难行,不通车,一家人的生产生活物资都需要王安清背回来。“买东西得背、孩子上学得背、老人看病得背,春种秋收的种子、庄稼,哪一样都少不了人去背。生活真是苦!”那时候,王安清的孩子还小,常常是怀里抱一个、背上背一个,遇上下雨路滑,等把孩子接回家,他从头到脚全都湿透了。

按照相关规定,王安清家能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镇上之前让他搬到其他村的安置点,但王安清拒绝了。“要搬就搬到条件好的地方去。如果从这座山搬到那座山,我不干,这山里住够了,我再也不想受这份罪了。”王安清对新家有更高的期待。

后来,根据王安清的意愿,镇上在刘山扶贫搬迁安置点为他申请到了一套新房子。“现在,家里平出平进,骑自行车到镇上只要几分钟,小孩上学、老人看病在家旁边就能实现。安置点水、电、气、路、网设施完善,我和妻子也能就近打零工,每月收入加起来超过3000元。”王安清满怀激情地说。

不仅让贫困群众从自然条件差的环境中搬出来,实现安居梦,还要让他们能就业、能致富。

在刘山安置点前面的田地里,一座座钢架大棚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群众在大棚里忙着除草,打理瓜蔓——这里是开边镇部分礼品西瓜示范基地,而搬迁户集中安置点就在基地附近。为了让搬迁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开边镇在选择集中安置点时用心良苦,为搬迁户就近务工提供了可能和方便。“刚来这里也觉得人生地不熟,但是每天能找到活干,人心就安了。”王安清说。现在,已搬迁的30户村民都有事可做,一定程度解决了搬迁群众“稳得住”的问题。

不仅如此,镇上还加大了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搬迁贫困户有1个-2个增收项目。有种植养殖产业的,按统一标准给予产业奖补;有剩余劳动力的,补助入股资金1万元-3万元,参与合作社分红。“按参与程度,搬迁户可获得相应的股金分红和务工收入,从根本上解决了搬迁户生存和发展问题。”开边镇副镇长杨阳介绍。

王安清和妻子因为要照顾母亲,选择了就近务工,拿到镇上补助的入股资金,他和妻子激动得睡不着觉。每天,王安清出门走几步,就到了西瓜种植基地。“我家离‘上班’的地方最近,就算口渴了回家喝口水也是几分钟的事,去镇上买个菜,也是几分钟的事,这儿,才是我心中的家。”王安清的眼里透出满满的幸福。

新闻推荐

假扫码真逃单 庆阳一男子抢劫获刑

6月9日下午,庆阳市镇原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幌子,假扫码真逃单的抢夺财物案件,被告人杜某祥获刑一年,并...

镇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镇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