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区“劳动状元”安兆甲

陇东报 2019-07-09 01:00 大字

姚天佑张自强

安兆甲,1897年生,镇原县孟坝镇刘俭村人,1942年后季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陕甘宁边区镇原县孟坝区刘俭乡党支部书记。1949年解放不久病逝,终年53岁。

安兆甲出身贫苦,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对共产党赤胆忠心,对共产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从心底里拥护,行动上努力实践。在他任党支部书记期间,正值大生产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之际,他带领刘俭乡群众,积极落实减租减息政策,赈灾救民,安置移民,垦荒种植,发展生产,主动调解民事纠纷,使该乡的粮食生产大幅度增长,增强了群众战胜困难和经济封锁的信心。在农业生产上,他不仅精耕细作,还特别善于动脑筋,采用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选用优良的作物品种。因此,他种的庄稼长势好,产量高。譬如种葱时先把地挖成一尺多深的壕沟,底下垫以绿草沤肥,上面栽葱。这样肥效足,虫不吃,能长二尺多高。他种的胡萝卜,粗似镢把,长近一尺,白萝卜大的过10斤,洋芋最大的达3斤。因为他生产成绩突出,当时的县长康子文曾带上干部到他家参观,听他介绍生产经验。1943年4月20日,他组织召开全乡“集伙庄”大会,被推举为带头人,领导农民向地主势力坚决斗争,帮助村户制订发展生产计划,发动群众搞互助。对缺劳缺畜,生产有困难的,他组织农户带上农具、赶上牲畜,帮耕帮种。在他的带领下,刘俭乡农民生产热情高涨,当年生产粮食300石。他种的洋芋、大葱、萝卜还带到陕甘宁边区首府延安参加展览。

安兆甲干什么事都非常热心认真,搞互助,他领头,大生产,他实干。还担任扫盲识字班班长,带动其他人参加学习。同时,主动调解土地纠纷,主持公道,化解矛盾,从而得到群众的信任。仅1943年经他调解的土地纠纷就达10余件之多。如该乡姚成俊将110亩地卖给张炳文,当时写有地界契约,次年春播时,张炳文把地畔向前延伸,占去姚成俊土地一亩多。于是姚和张闹起地界纠纷,将官司打到区政府。区政府因故未能及时处理,安兆甲即主动出面,找来姚、张二人,又请来了了解真相的“地媒”,以契约为依据,实地查勘,当场公断,顺利地解决了这起纠纷。1944年8月25日,《解放日报》刊登“镇原劳动英雄安兆甲善于调解民众纠纷”的报道,介绍了安兆甲半年调解民众纠纷10余起的事迹。

由于安兆甲在大生产运动中做出优异成绩,被评为劳动模范,1943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出席了在延安召开的陕甘宁边区第三届生产展览会和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11月29日,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光荣地参加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等的接见和宴请,并聆听了毛主席《组织起来》的著名讲话。12月9日,毛泽东主席专门找冯云鹏和安兆甲座谈移民问题,鼓励他们积极生产,为边区建设做出更大成绩。边区政府奖给他铁犁辕一个,授予他劳动英雄奖状,有毛泽东、朱德、高岗、贺龙、林伯渠、李鼎铭等领导人的亲笔题词。离开延安时,毛泽东同志给每位劳动英雄发火柴一盒,大家都说,毛主席真关心体贴我们,发火柴好让我们在路途吸烟方便。而安兆甲则认为,毛主席在昭示我们,用火烧掉一切牛鬼蛇神,烧掉荒坡荒山,教我们不信神、不信邪,让所有荒山长出绿油油的庄稼来。他的独到见解得到地、县领导的高度赞扬和热情支持。以后他更积极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全身心地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之中,为边区建设和支援抗战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安兆甲的模范事迹在革命老区广为流传,镇原人民把他视为楷模和骄傲,用科举魁首状元相比称他为“劳动状元”,同当时边区著名劳动英雄吴满有相提并论,有“劳动英雄吴满有、劳动状元安兆甲”之誉,边区美术工作者给他刻了肖像版画,在书店销售。家乡人民为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争相购买悬挂。这位勤劳、忠厚、朴实的农民,正如李维汉同志当年在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在旧社会被认为是‘下等人\’的劳动人民,现在成了新社会的‘状元\’,受人民尊敬。”安兆甲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优秀的农民代表,是民主革命时期光荣地参加毛主席宴请并获得奖励的唯一一位镇原劳模,受到全县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镇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