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发展的后劲更足 镇原县推进产业扶贫综述

甘肃日报 2019-05-29 05:12 大字

镇原县开边镇兰沟村设施瓜菜示范园。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郑世强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刘 耀 曹延延

抓好草畜、瓜菜、林果等主导产业,培育中药材、万寿菊、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引进天士力、圣农、海升等龙头企业……镇原县聚焦群众稳定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调结构、转方式、增效益,抓龙头、带产业、建基地,破解发展难题,激活发展活力,增添发展后劲。

在扶贫政策支持和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镇原县殷家城乡白家川村贫困户白秉君建起标准化棚舍,发展起了养殖产业。“你看,我这20多只羊、3头牛,都是扶贫贷款和到户产业扶贫资金扶持发展起来的。”白秉君指着棚舍的牛羊说。

对于像白秉君这样的贫困户,镇原县进行了精细分类、精准施策,对有劳动力且有一定技术的贫困户,每户给予2万元奖补资金,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实施“产业提升”脱贫;对有富余劳动力且可输转的贫困户,每户到户奖补资金2万元,实施“就业增收+产业托底”脱贫;对有一定劳动力在本地打零工的贫困户,每户以2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入股产业互助合作社分红,实施“互助合作”脱贫;对无劳动力的贫困户、特困供养户,实施“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脱贫,确保家家有发展依托、户户有增收门路。

新集乡新庄村村民李安民,家中4口人,是今年的预脱贫户。按照以上分类政策,李安民属于第二类贫困户,他将政府扶持的1万元产业奖补资金入股到助农增收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年底按比例享受固定分红。“我还建起了设施瓜菜大棚,有了致富增收产业,加上公益性岗位和合作社入股分红,肯定能脱贫。”李安民说。

新集乡新庄村村民姚正卓家2016年脱贫,他现在经营8座设施瓜菜大棚。今年,他对自家的大棚进行了技术改造,引进了滴渗灌,加装了防虫网,可以更有效地防止干旱和虫害。

“瓜菜大棚都是在政府的帮助下建成的,去年扣除成本,纯收入约6万元。”正在大棚里忙活的姚正卓说,今年他的4棚西瓜、4棚甜瓜都已栽植到位,目前长势良好。

镇原县把今年确定为“产业巩固提升年”,全力培育草畜、瓜菜、林果等主导产业和劳务、中药材、万寿菊、小杂粮等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实施产业发展、就业培训、互助合作、基础母羊引进繁育、疫病防控、饲草种植加工“六大工程”,实现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

54岁的慕治学是平泉镇洪河村人,去年大棚种植效益不错,今年又新建了几座大棚,除了养花还种植了辣椒、甜瓜、西红柿。慕治学说,半亩大的一棚甜瓜或者辣椒可以收入5000元左右,比露天种植效益好得多。

产业发展让很多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正在镇原县益翠园农业生态示范园大棚里干活的贫困户李银霞高兴地说:“我已经在这里上班3年多,离家近,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

据了解,今年镇原县万寿菊种植面积达到7.4万亩,中药材留存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2.8万亩,新增设施瓜菜2000亩,新建5000座瓜菜产业示范园1处、果蔬保鲜库8座、瓜菜交易服务市场1处,产业发展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加快新中盛1.2亿羽肉鸡、正大集团15万头仔猪等项目建设,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发展,是镇原县确定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该县把引进和壮大龙头企业作为培育产业的关键,加大奖励扶持、招商引资和投融资政策落实力度,持续推动龙头企业扩大基地规模,发挥育产业促就业带动效应。

据介绍,该县已成功引进天士力、圣农、海升等龙头企业,实现每个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5个以上、贫困户30户以上、贫困户资金分红10%以上。

为进一步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镇原县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甘肃天欣堂医药有限公司,新建一座占地106.5亩的药材加工厂,目前正在进行厂房建设施工,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

新闻推荐

郭原乡向环卫工发放保洁设备

本报讯(记者刘耀通讯员曹延延)5月20日,镇原县郭原乡王沟圈村的村部里人头攒动,全乡各村的环卫工人齐聚在此,参加郭原乡人居环...

镇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