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美好家园 镇原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纪实

陇东报 2019-01-29 01:00 大字

本报记者刘耀 通讯员曹延延

去年以来,镇原县把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作为建设美好家园的政治工程、发展工程和民生工程来抓,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大力实施“三塬四河五线”等重点区域环境治理,城乡环境面貌得到了大幅提升。

落实“两责”“四格” 责任见底到边

“路段划片这个办法好,责任到人,大家一起管理,还能相互监督。”殷家城乡殷家城村村民白天冲每天都会把自己负责的路段清扫干净。

全域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后,镇原县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镇原县2018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推进方案》《镇原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考核办法》《镇原县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以罚促管实施方案》,确保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有效推进。

同时,将组织机构向乡镇村组延伸,落实“两个责任”,形成了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公益广告、互联网等媒体平台,发挥中小学校、道德讲堂、文化活动室、文明社区等阵地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垃圾治理的基础常识等,提升群众环保意识。目前,印发《致全县人民的一封信》10万份,制作宣传牌38面,制作文化长廊56处、6370多平方米,出动宣传车57辆(次),刷写宣传标语645条。

建设“三队”“三站” 垃圾减量无害

“我们村新增公益性岗位10个,每个自然村配备1名环卫保洁员,行政村配备1名垃圾清运员、1名监督管理员,实现了环卫保洁员、垃圾清运员、监督管理员‘三支队伍建设’,既加强了环境治理队伍,也解决了部分不能外出务工群众的就业难题。”南川乡河李村村主任李国柱说。

结合精准脱贫工作,镇原县在全县设立公益性岗位2010个,用于各村组在贫困户中选聘卫生保洁人员,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及时转运,实现带贫与保洁双重效益;按照户分类、组收集、村运转、县(乡)处理的模式,做到组有垃圾箱、村有垃圾暂存点、乡镇有垃圾填埋场,解决了垃圾暂存、收集和处理的问题。由县全域办牵头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统一建设各村垃圾暂存点、购置垃圾保洁车;由县委农村部牵头在北石窟驿、太平慕坪、上肖西岭试点建设农村生活垃圾“三化”处理站,初步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整治“五线”“四河” 监测实时动态

“以前村民在路边乱放玉米秸秆、乱扔垃圾,现在家家户户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路边还种上了花花草草,村子越来越漂亮了。”提及村里环境的变化,屯字镇白马村村民贾录元连连点赞。

镇原县紧盯重点区域,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旅游等,深入开展“白色垃圾”治理行动,动员群众开展乱泼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专项治理。同时,加大“五线”“四河”环境整治力度,落实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工程,依法整治违法开采行为。加强督查考核,将考核结果及时在电视台、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曝光。县全域办会同县督查考核局坚持每月对各乡镇治理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的督查,把督查情况作为兑现奖补资金的主要依据。加快建设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信息化管理平台,可实现对城区、乡镇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情况实时监控、动态管理。

目前,镇原县清理整治公路边沟580多公里,种植花草700多公里,栽植各类绿化树木8.4万株;取缔非法矿石料场8处,清理河道边积存垃圾点372处。

新闻推荐

镇原:整治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品位

文/图本报记者刘耀通讯员曹延延去年以来,镇原县以清理规范行业“难缠户、钉子户”为抓手,惩防并举,多管齐下,采取有力措施,重...

镇原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镇原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