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篇章 迸发新活力 镇原县2018年重点工作扫描
本报记者 刘耀 通讯员 曹延延
32个贫困村退出、24559人稳定脱贫,贫困面下降到9.15%;种植万寿菊3.5万亩、中药材6.03万亩、瓜菜22.1万亩、小杂粮20万亩;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174个,完成投资44.3亿元……
2018年,镇原县干群团结一心,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特色产业培育明显,基础设施持续改善,一件件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冬日,笔者来到郭原乡贫困户郭永兴家中,他高兴地说:“我赶上了新时代,国家的扶贫政策好啊!”去年,郭永兴家新修砖木结构房屋3间,新购进肉山羊10只,政府还为他兑现产业奖补到户资金1万元。
镇原县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聚合人力物力财力,向最困难的群众倾斜,向最薄弱的环节攻坚。坚持“四类分类”,确保家家有发展依托、户户有增收门路。同时,全力落实就业和社保扶贫措施,全年培训贫困劳动力1.3万人,输转劳动力10.6万人,建办扶贫车间5个,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490个。大力推广“331+”农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引进建办大型龙头企业23家。“订单种养、保护价收购”“土地入股、保底分红”“到户资金入股保底分红”等模式,使贫困户享受到全产业链带来的红利。
“我养的20多只羊、3头牛,就是扶贫贷款和到户产业扶贫资金扶持起来的。”近日,镇原县殷家城乡白家川村民白秉君难掩喜悦。在扶贫政策支持下,他建起了标准化棚舍,发展起养殖产业。
镇原县以“产业培育突破年”为抓手,坚持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不断创新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农业保险工作实现了所有产业和贫困户“两个全覆盖”。特别是以圣农集团为引领的肉鸡产业、以天士力为引领的中药材产业、以中盛农牧为引领的肉羊产业、以正大集团为引领的生猪产业、以海升集团为引领的苹果产业落户镇原,其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生产方式,推动该县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华丽转身。
截至2018年底,镇原县新栽苹果树3.1万亩,肉羊、肉牛、肉鸡、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98万只、23万头、108万只和19万头。
“2016年7月,我媳妇从崖面跌落导致神经线断裂,半身瘫痪,除了每天照顾瘫痪的妻子,我还要到五里外的沟底挑水。把吃水难问题反映后不长时间,自来水管线就通到了我家门前,水龙头接到院内,为我办了一件大实事呀。”郭原乡张山组村民张社会说。
镇原县坚持主攻经济、大干项目、扩大投资,加大城乡建设力度。实施50万元以上项目174个,完成投资44.3亿元。新建公租房1.06万平方米,拆除棚户区67.3万平方米,腾出土地2130亩,开发房地产12万平方米,花园路建成通车,五方国际商贸城、惠达家园安置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有序推进,为扩投资、稳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小城镇建设有序推进,实施19个乡镇排污排洪、街区三化等项目59个,完成危房改造3828户、易地扶贫搬迁3379户,城镇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实施供水工程1378处,解决了1.4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去年7月份,通过危房改造项目,我盖了5间新房,现在已经搬进去了,再也不用担心住房问题了。”临泾镇良韩村贫困户韩银军看着已建好的新房子,激动地说。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刘耀曹延延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项目建设;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民生改善……刚刚过去的2018年,在镇原县...
镇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