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新”村“美”人心“畅”——镇原县精准实施农村危房危窑改造工作侧记
本报记者 张文智 通讯员 尤建龙
今年55岁的镇原县方山乡关山村村民刘生荣患有先天性肢体残疾,和年已八旬的老父亲相依为命,一直居住在破烂窑洞里,雨天漏雨、晴天进灰,刘生荣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苦楚。今年,政府补贴危改资金11500元,民政救助1500元,帮他盖了3间砖墙彩钢瓦新房。
刘生荣含着眼泪对记者说:“没想到,这辈子我还能住上新房子。政府还帮我打了一口小电井,吃水也方便了。”
和刘生荣同村的孤寡老人张志德由于患脑动脉硬化,造成半身不遂,长期以来住房也存在安全隐患,在危窑危房改造政策的支持下,他家也新修了两间新房子。
方山乡党委副书记王银利告诉记者:“关山村像刘生荣这样的贫困残疾户一共有13户,针对他们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这一现实问题,我们帮联干部为他们统一选址、统一备制砖料,通过共同努力,彻底解决了像刘生荣这样的贫困户的后顾之忧。”
连日来,记者在镇原县19个乡镇的村村屯屯,见证了无数激动的泪水,镇原县在危房改造工作中一心为民,为困难群体提供全程服务的工作态度,牢牢地印在了农民的心中。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方针政策,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民生工程。”镇原县委书记李崇暄说,“挪穷窝、拔穷根、快致富是我们实施危房(窑)改造工作的‘标准\’”。基于这样的认识,镇原县始终把农村危房危窑改造作为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重大举措来抓,自2009年危房改造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全县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9700户,落实危改补助资金2.45亿元,项目竣工率、验收率、资金兑付率均达到100%,基本解决了“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实施危房(窑)改造重在“精准"。 镇原县以全县下剩57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改造重点,按照“先危房、后旧房,先窑洞、后平房,先困难、后一般”的总体思路,依照危房鉴定标准和贫困类型,通过“农户申请、村组评议、乡镇审核、县上审批”的流程,筛选危改农户,倒排改造顺序,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确保应改尽改,不漏一村一户。在补助标准方面,对有劳动能力的一般贫困户,户均11500元左右;对于没有劳动能力,经济特困的贫困户、残疾人、优抚军人家庭和计生两户,利用市、县各1000元/户补助资金在特困户范围内实行差异化补助。对有建房需求但资金短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免抵押、免担保***贴息贷款,解决其建房资金困难。
对于长期分散居住的山区群众来说,集中搬迁安置并不是唯一可行途径。如何解决山区一些建不起新房的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呢?新集乡党委书记肖宗钰说:“我们采取分户管理、分类施策的办法,对无能力修建的群众,通过加固修葺的办法,尊重了群众生活习惯,推动‘危窑变新居\’。”
沿着用砂石和破旧沥青块铺筑的便道,记者走进新集乡新庄村村民王会珍家。新修的院墙和大门,红砖新砌的窑面,非常漂亮。“要不是有危改项目,我家不可能有这样大的变化。”50岁的王会珍感慨地说,“我现在住的地方已有60多年了,以前窑洞上面经常掉土块,而且窑面上长满了野草,丈夫、儿子每年回来都说要重新修地方,可是经济一直不允许。去年有了危改项目,我决定翻新窑洞。”
王会珍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翻新窑洞,把窑面重砌一下,在院里修2间活动板房,总共花费32000多元,除去项目上补助的11500元,自己只花了19000多元。要是重新修的话,最少要20多万,我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也没地方修。这样重新翻新一下,我们还能住一二十年!”
镇原县把基础条件差、最急需、最困难村的贫困群众“搬出来”,通过产业发展解决群众安置后的生产生活问题,改善了贫困山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真正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该县武沟乡武沟村村民王军海原来住在山上窑洞里,仅有的几亩地“靠天吃饭”。搬到了安置点后,王军海搞起了养殖,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武沟村支书许登云说:“县乡投资建成暖棚30座,帮助农户养羊1000多只,保证群众能够搬得出、住得稳、能致富。”
村庄低矮陈旧的房屋、破烂的窑洞变成了崭新的平房,狭窄不平的黄泥路变成了康庄大道,农民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镇原县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悄然催开了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的文明之花,也增强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热情。
新闻推荐
本报镇原讯(记者张文智通讯员李宏岳郭治斌包艳妮)隆冬时节,走进镇原县城西区,各式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栉次鳞比,新建的惠民小区、兴民小区门前人来人往。城关镇征拆户张强高兴地说:“我家的安置房就位于...
镇原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镇原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