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丝路石窟驿站文化 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 ——镇原县实施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规划建设纪实
□ 慕向军
砂岩洞穴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灵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滚滚长河中,文化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目前,一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工作正在全省如火如荼推进。全省各地究竟以怎样的方式推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这项工作的开展对全省文化资源带来了哪些好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镇原县,并对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规划建设情况进行了采访。
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位于镇原县太平镇柳咀村蒲河、茹河与西峰区董志镇北石窟寺相交的“三角区”,总面积约29.8平方公里,其中镇原境内约18.92平方公里,重点地块1.17平方公里。为弥补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镇原县依托毗邻的北石窟寺国家级旅游资源和境内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率先提出在北石窟寺区域建立文化生态旅游区的战略构想,提出了打造“历史记忆、文化内涵、区域特色、民俗特点、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山水”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目标,带动全县旅游事业健康向前发展。
发挥天然资源禀赋 凸现生态旅游区位优势
这里,是一个集历史文化、石窟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及生态文化于一体的区域,是陇东农耕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交融荟萃之地,传承华夏文明的“金三角”。
这里,将成为一处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的旅游开发地,来自全国各地的规划者、设计者、施工者,将在这里开始一场精雕细琢的文化生态旅游区建设创意展。
北石窟寺及周边区域是陇东早期人类生息繁衍、交流交融的中枢,秦汉以后发展成的网状丝绸之路是陇东地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价值。这一区域留存着大量史前文明、秦汉文化和汉唐文化的痕迹,加之这里独特地理位置及自然人文环境,形成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区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概括起来就是:一寺、一城、两河、三塬、四山、五道、六大文化、九大遗址、九处古建、十里砂岩洞穴。
一寺:即北石窟寺,位于西峰区董志镇,作为全省四大石窟之一,开凿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经各代扩建增修,现存大小石窟龛308个,石雕及彩塑造像2429个,壁画彩绘9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东地区时代最久、规模最大的石窟群,浓缩了陇东汉唐文化的精华,在国内享有盛名,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城:即彭阳古城,古城近方形,周长约1000米,依山伴水,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这里出土了大量西汉时期遗物。据史书及地方史志记载是西汉彭阳县治所在,也是一座重要的军事边城。古城墙保存较好,东、南、北地面上均有城墙残迹,东北角段城墙方正,高约3米-6米,墙基宽约5米-7米,顶残宽4米,均夯土板筑而成,夯土层厚8厘米-20厘米不等。
两河:即蒲河、茹河。两河在这一区域交汇,形成了一个三角区域。蒲河发源于镇原县殷家城境内,流经三岔、方山、新集、太平等乡镇后在这里注入茹河,年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水量相对充沛;茹河发源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东南边隅,六盘山脉东侧,固原市大湾乡境内,在这里与蒲河交汇、再入泾河进渭河、黄河,年径流总量8350万立方米。
三塬:即董志塬、屯字塬、太平塬。董志塬承载了庆阳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向南连接陕西长武;屯字塬、太平塬是镇原的“东大门”和“南大门”,分别连接平凉泾川以及镇原北部山区。
四山:即龙山、凤山、鹿山、覆钟山。太平塬向南盘桓延伸至柳咀及两河交汇处后总称为“龙山”,地下埋藏丰富的龙骨等化石,有“龙牙洼”地名,有古池为“龙眼”;屯字塬向东南延伸至两河交汇处,形成险峻突兀的石山咀,形如鸟头,俗称“鸡头山”,山峦西北沿茹河、西南沿蒲河舒展,形如巨大的两个翅膀,故称“凤山”;董志塬从罗杭向西北延伸,形成狭长的山梁,至石道坡石咀临河,如神鹿伸颈饮水,故称“鹿山”;北石窟寺主窟群所在山型犹如一只巨大的铜钟覆盖下来,古名“覆钟山”。
五道:即北石窟古道、雍州古道、石道坡古道、石崖村古道和走路台古道汇集与此,长达15000多米,是陇东古代网状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北石窟古道沿用时间之久、保存之完整、气势之雄宏,在今天的“丝绸之路”其他遗址上绝无仅有。
六大文化:即历史文化、石窟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态文化。
九大遗址:即寺沟口旧石器遗址、店口旧石器遗址、龙山仰韶文化遗址、凤山仰韶文化遗址、柳店仰韶文化遗址等5处史前文化遗址以及北石窟寺汉代遗址和窟院遗存、沟沟秦汉遗址、柳店秦汉遗址及古窟址、走路台秦汉遗址等4处秦汉遗址。
九处古建:即北石窟寺戏楼、石崖村报德寺、沟沟村金家门楼、双岔沟古建筑遗址、石头坡石窑、店口石窑、花鸨崖居住遗址、鸡头山关卡、石道坡唐代建筑遗址。
十里砂岩洞穴:主要集中在蒲河流域,长期采砂留存下来大量的砂洞,有的可以因势利导改造利用建设现代石窟艺术博物馆,有的可以开发洞穴探险。
这一区域连接青兰高速、庆镇二级公路和S318线和即将修建的庆阳至平凉高速公路,距庆阳市区仅15公里,距镇原县城35公里。随着宽阔平坦的镇北三级公路及北石窟寺至马头坡公路路网的建成,可以有效地把县域周边的旅游景点(如镇北路的玉山寺石窟、石空寺石窟和援西军纪念馆等)串联起来,使传统古丝路驿站文化与现代文化深度融合,形成黄金生态文化旅游圈,对于塑造提升镇原形象、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度融合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促进茹河川区扶贫开发等都有重要意义。
抢抓机遇谋发展科学规划新蓝图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第三产业。此前,受诸多因素制约,北石窟寺区域的文化旅游产业始终没有做大做强,资源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随着国务院、省、市相继出台《关于旅游业改革发展的意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意见》和《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随着这些意见的出台和全省旅游扶贫工程的政策支持下,镇原县发展旅游产业正逢其时。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园区等项目的建设,对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开发建设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
机遇千载难逢。镇原县的决策者们一致形成共识:“依托毗邻镇原县的北石窟寺国家级旅游资源优势,以丝路驿站文化为引领,利用境内的丝路古道遗存、彭阳古城遗址、自然山水生态景观等优势资源,积极用好国家乡村旅游扶贫机遇,将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打造成镇原县的又一张名片!”为此,镇原县借势东风,抢抓发展机遇,将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建设作为弥补“文化大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短板”和旅游扶贫的重点突破性工作来谋划推进,按照“规划一步到位、适度超前,建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思路,高起点定位,大手笔规划,启动了规划编制和前期工作。2014年12月中旬,镇原县区域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随后,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将西峰区的相关区域纳入规划区,规划提升为市级层面整体规划,并于2015年2月由庆阳市旅游局牵头启动了规划后续修编工作。5月,经过领导和专家的认真评议,规划通过了评审。之后规划设计单位根据领导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对规划进行了修订,目前规划已编制完成。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开发建设现已纳入全省大景区建设和全市15个文化旅游融合精品景区规划,将逐渐形成辐射庆平、宁夏、关中的新兴黄金旅游圈。
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定位为:集文化、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按照景区整体规划,旅游区利用丝路古道遗存、彭阳古城遗址、自然山水生态景观等优势资源,开发建设“丝路驿站水街”、“生态窑院”、“水上游乐园”、“牛轭湾乡愁农园”、“小桥流水人家”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一心(北石窟寺)、两轴(茹河、双岔沟文化旅游发展轴和蒲河生态旅游发展轴两大“十”字型发展轴线)、九大功能区(寺沟塬东入口综合服务区、北石窟寺文化观光体验区、北石窟驿娱乐休闲区、夏坬坬运动集体参与区、彭阳驿古城文化体验区、楼底乡愁小村休闲区、石道坡古道文化体验区、小河湾诗意情怀体验区、生态保育区)的“129”旅游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地块突出镇原旅游文化展示板块、生态窑院休闲板块、庆阳“乡愁”印象板块、生态庭院度假板块、北石窟驿体验板块、“上善若水”体验板块和欢乐农场参与体验板块等7大板块核心区建设,着力将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古丝绸之路著名驿站型旅游景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示范基地和庆阳旅游引领性示范景区。届时,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将在全市旅游业中独树一帜,成为庆阳乃至甘肃旅游业的一个重要节点。
发展前景广阔 塑造生态文化旅游新品牌
旅游资源作为一个地区独有的资源形态,需要深入挖掘,精心打造,才能激活内生动力,发挥应有效益。从2011年开始,镇原县委、县政府就将这一区域作为镇原“东大门”精心谋划打造,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了土地整理、道路硬化、电力通讯和绿化、供排水等基础配套工程,建成了中盛孵化基地1处,休闲垂钓鱼塘8座,完成山体绿化造林5000亩。今年以来,镇原县将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开发建设作为旅游扶贫的重点突破性工作来谋划推进,整合力量,精心组织,全力推动景区建设。目前完成一期征地534亩,正在抓紧办理用地手续,拆迁群众3户,征拆群众安置区正在建设;已完成山体绿化造林5000亩,河堤治理工程完成河堤开挖及碾压810米,完成砌石100米,8月底前可全部完工;旅游形象阙门、文化苑、丝路风情园、文化墙等建设项目即将开工,景区路网、排水、排污等基础配套工程已完成施工设计,近期开工,共完成投资6000多万元。招商引资工作正在积极有序推进,初步与西安连理公司达成合作框架协议。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的开发建设,将为镇原县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根据空间组织规划,旅游区以九大旅游功能区为单位,以重点地块七大板块为核心,拟建旅游项目61项,其中核心项目10项、重要项目16项、一般项目35项。项目总投资估算10.8亿元,其中基础性投资估算2.02亿元,包括旅游项目、基础设施、景观建设、环境保护与安全、品牌推广与市场营销五类;经营性项目投资估算8.78亿元。
据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板块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景区所有项目预计于2017年初步建成,将实现年接待游客8.06万人次的承载力,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较为完备,科学合理空间结构基本形成,旅游开发建设、城乡统筹、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就业和收入水平等都有明显提高,基本可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发展成为甘肃陇东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据介绍,到2020年,预计年接待游客12.2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600万元,成为陇东地区具有典型意义的、丝绸之路文化和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旅游体验地,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丝绸之路驿站、水上游乐和民俗风情体验地,成为甘肃省文化旅游发展、城乡统筹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基地。到2030年,年接待国内游客达到8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2亿元,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旅游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凤栖梧桐树,花香蝶自来。”庆阳北石窟寺文化生态旅游区镇原片区的开发建设,开创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性文化资源,为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推陈出新,将为镇原县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的风景将更加绚丽多彩!
甘肃经济日报社
中共镇原县委宣传部
合办
栏目策划:许秀荣 栏目主持:董金霞
电话:13809316915 0931-2938335
今日镇原
省市专家双联义诊
新闻推荐
庆阳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庆土拍出告字[2015]1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及《甘肃省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定,经镇原县人民政府同意,镇原县拍卖出让...
镇原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镇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