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动一山春色 ——探访镇原县推进循环产业的成功之路
本报记者 郭月明 董金霞
“造血”产业助力“摘穷帽”
谷雨翌日,记者沿着蜿蜒的山路来到了三岔镇周家村,放眼望去,层层梯田从山下一直蜿蜒到山顶,银光闪闪的地膜一片连着一片。
随机走进一家院落,两座窑洞里金灿灿的玉米堆积如山,齐人高的粮囤里玉米颗粒饱满。正忙着收拾农具准备春播的村民柳志强乐呵呵地说:“去年我家种了50多亩全膜玉米,能卖5万多元。今年我家的全膜玉米增加到了80多亩。”
“你种了80亩玉米!能忙过来吗?”记者问。
“忙是忙些,但种全膜玉米收入高,因此咱庄稼人的干劲就大!”柳志强笑着说:“过去家里穷得叮当响,这几年靠种玉米把两个娃娃供出了大学,家里盖起了新砖房、去年还买了汽车哩。”
柳志强扳着指头盘算:“种一亩全膜玉米至少能产1200斤,按市场价每斤1块多钱,除过成本每亩能净赚1000元。最重要的是有了玉米秸秆,家里的30多只羊和2头驴的饲草就不用愁了,靠养殖,一年还能赚一两万元。”说起种植全膜玉米的好处,老柳滔滔不绝。
“在周家村,不仅是柳志强一家种这么多全膜玉米。柳志刚家种了60亩,柳志奋家种植66亩,柳志社家46亩……今春,周家村全村387户全膜玉米面积达到4000多亩。”驻村干部常永锋如数家珍。
三岔镇副镇长牛永龙接过话茬介绍,周家庄是有名的贫困村,这里十年九旱,过去村民辛苦一年,裸地玉米亩产不足300公斤,人均收入仅有1000多元。近几年全膜“脱贫玉米”的种植,让全村80%以上农户年均增收两万元,从此脱贫走上了富裕路。如今,周家庄村家家户户都种植玉米发展养殖业,形成了户均30亩全膜玉米、20只羊、2头大家畜的循环产业格局。
谷雨时节,梁峁沟坡漫山遍野的杏花竞相争艳。
“这是脱贫林,也是致富林。去年,我家30多亩杏林出产的杏仁就卖了6000多元哩!”柳志强说。
榆杨湾村的贫困户李红权流转土地种植60亩玉米,连续三年一家4口人年均收入超过了5万元,不仅摘掉了穷帽子而且成了乡亲们眼中的致富榜样。
通过种植和养殖大户的示范辐射作用,村民们发展循环产业的积极性很高。今年,三岔镇的全膜玉米面积超过了5.8万亩,人均达到3.3亩。牛永龙介绍说。
那么,镇原县是如何通过产业扶持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呢?
其实,早在5年前,该县就探索利用生态技术和农业实用技术精准发力,从容“突围”。“十二五”期间,该县充分依托生态资源发展循环农业,既“输血”也“造血”,从而激发内生动力。同时成功引进中盛农牧公司等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把全膜玉米、养殖、瓜菜等特色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新途径。千余名县乡干部走出机关驻村蹲点“接地气”帮扶,带领全县87个贫困村的17.23万人“摘穷帽”。很快培育形成了一批“农”字头的合作化产业群,让农民的“粮袋子”变成“钱袋子”。
该县农牧局局长梁喜旺感慨地说,从试验到示范,再到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让山区贫困群众走出了农业生产困境,为镇原旱作农业找到了增产增收的好路子。去年,镇原县100多万亩全膜玉米平均亩产680公斤,比常规种植亩均增产172公斤,仅此一项,全县农民增收1.5亿元。
还是原来的黄土地,但推广全膜玉米后,产出和农民的收入却增加了近一倍。
循环产业趟出发展“新路子”
夜雨初霁花烂漫,田间牛铃摇春光。
一幅美丽乡村和谐的农耕画面扑面而来。
沿着马渠乡的乡村公路向南行,与一辆辆运粮的机动车擦身而过。记者跟随四坪村村民常登奎载着一车玉米前往中盛农牧的马渠农产品收购站去出售,经理何杰热情地迎上来卸车、定级、过磅;常登奎的这一车玉米共计2600多斤,每斤按照一等价1.08元付款,再加早晨运来的一车粮款,老常接过5456元现金,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我和妻子两人种了20亩全膜玉米,仅此一项年收入超过2万多元,还有10只羊和黄花菜及杏仁的收入,人均年收入近两万元哩!”
马渠乡党委书记席满信介绍,与中盛农牧签订的订单激发了百姓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去年全乡种植全膜玉米5.4万亩,1230多人靠产业摘掉“穷帽子”。
让种植户们最满意的是,政府不仅为农民补贴地膜,还出资办理的农业保险更让大家吃了“定心丸”,去年夏季马渠乡遭遇轻微冰雹灾害,种植户们就得到了共计10多万元的赔偿。
在梁寨村的道路两边,是一望无际的全膜玉米地。来到地坎下的一排窑洞前,牧禾养殖合作社里上百只羊羔奔跑撒欢。58岁的合作社领头人常银川告诉记者,全膜玉米面积增加后,丰富的秸秆就成了饲养家畜的好饲料。三年前老常和5户村民联营办起了养殖合作社,现在社员的年收入是参加合作社之前的三倍。
来到马渠乡梁寨村,一座现代化的养鸡场十分醒目。两年前还是贫困户的杨映军当时从中盛农牧领回了2万只鸡仔承包了养鸡场,3个月后,中盛公司回收肉鸡,老杨得到了3万多元工资。尝到甜头的他上月又领养2万多只鸡仔,由于成活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等过几天回收时可收入5万元。杨映军保守预算,一年最少循环养殖四茬鸡,稳定收入有20万元。用老杨的话说:“过去到处打工难脱贫,如今在家门口做起了只赚不赔的老板!”
马渠乡乡长秦怀表示,通过政府服务、龙头企业引领、惠农信贷扶持、合作社联盟、农户应用实施“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使贫困户持续稳定受益。
其实,在镇原县,“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广泛应用在种植、养殖、加工等项目。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就得让贫困村换‘穷业\’、兴‘富业\’”。县委书记李崇暄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解决这些难题,该县按照多元培育、产业开发的思路,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扶持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带动致富。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初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模式,包括股份合作制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山区旱作循环农业开发等多种产业体系,产业发展已呈现出整体优势。
中盛农牧是吸纳众多农户就业的龙头企业。“利用循环农产业,不仅给企业带来利润,也为周边农户增添了收入。”中盛农牧副总经理付修斌介绍,该公司已投资12.6亿元建成的产业扶贫示范园,实行“三优先一扶持”,即示范园所在地的贫困户优先流转自家土地,优先参与承包生产管理,优先进园务工,扶持农户生产,推动农户轮转收益。中盛农牧还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为养殖户提供鸡苗、饲料、技术,农户领回鸡苗养殖育肥后,由公司包销。目前,首批获得大棚承包经营权的贫困农户就多达上千户,带动1万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中盛农牧实现产值3.5亿元,吸纳当地农民就业1600多人,人均增收3万元。
富民产业遍地开花
穿行茹河两岸,一排排蔬菜大棚熠熠生辉,一座座日光温室内无公害蔬菜鲜嫩欲滴……
正在自家大棚里栽植西瓜苗的陈坪村菜农陈雪芳高兴地说:“以前我们只种洋芋和小麦,一年下来,一亩地纯收入不足1000元。现在发展大棚瓜菜,一亩地一年纯收入近万元。去年,我家的六棚西瓜就收入了4万元。”
和陈雪芳一样,镇原县许多农民发展特色瓜菜种植。如今,设施瓜菜已成为该县川区百姓的一条致富之路。
来到开边镇兰沟村瓜菜种植基地,123座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和100座钢架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新移栽的瓜菜苗茁壮成长。村主任张波介绍,近两年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全村大部分群众依靠大棚瓜菜走上致富路。
值得一提的是,设施瓜菜富民产业已在茹河、洪河川区8乡镇遍地开花;有茹河川区万亩蔬菜基地和洪河川区千亩果蔬基地、还有开边兰沟、郭塬寺沟等4个百亩示范点种植的西甜瓜、辣椒等俏销西安、银川等地。今春,该县又新建300座塑料钢架大棚集中示范片带,种植蔬菜500亩。新建临泾日光温室10座。还有平泉塬、孟坝塬的2个5万亩片带、10个千亩专业村,已落实10亩以上种植大户300个。
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该县按照“产业规模经营、园区示范引领、项目整合带动”的思路,帮助农民打造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形成了“前塬瓜果、后山草畜、川区蔬菜、全县地膜粮食”的全方位、多层次产业布局。
如今,该县“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去年新建规模养羊场32个,发展规模养羊户742户,新增养羊户6950户,新增饲养量60.2万只,出栏6万只;新建规模养牛场11个,发展规模养牛户160户,新增养牛户483户,新增饲养量22.9万头,出栏9000头;更新紫花苜蓿21万亩,紫花苜蓿留存面积达到91万亩。新建设施瓜菜大棚3000座,种植高原夏菜5.3万亩,特色瓜菜2030亩。完成苗林结合培育15.6万亩,新栽苹果3.09万亩,果园总面积达到15.2万亩。
镇原的农业产业,“花”动一山春色,圆了农民的致富梦。
新闻推荐
张文智郭治斌尤建龙盛夏时节,记者驱车从镇原县城出发,沿庆镇二级路一路向东,但见公路两边的杂草垃圾已被清除干净;乡村都设立了垃圾回收站和停车场;农家院落周围的柴垛杂物也堆放得整整齐齐……进入...
镇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