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路通到家门口 ——正宁县加快通乡通村道路建设助推扶贫工作综述
“以前走的是羊肠小道,一下雨都出不了村。如今,路通到了家门口,我打算最近就买一辆农用车,专门跑运输。”8月17日,正宁县榆林子镇党家村村民党小平指着新修的通村油路高兴地说。
在正宁县公路建设统计资料中,有这样一组数据:2000年,正宁县仅有县乡道路3条83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362公里,等级公路密度为l2公里/百平方公里。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难行,是正宁县农村道路曾经的真实写照。
为了改善道路通行条件,让交通真正为百姓造福,正宁县按照“注重骨干公路改造和通村公路新建,加快农村公路升级”的思路,全力实施城乡公路建设项目。截至2014年年底,全县先后实施公路建设项目38项,总投资2.75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60.6公里,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067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到85%,基本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依托、县乡公路为骨架、通村公路为延伸的公路网络。
今年,正宁县抢抓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动机遇,深入推进交通扶贫攻坚行动,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掀起了农村公路建设新高潮。目前,投资2.09亿元的197.25公里交通扶贫攻坚项目快速推进,已完成工程量的85%以上,预计8月底全面竣工。
为了破解项目筹资难题,在乡村道路通达工程中,正宁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与扶贫整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以及“农村六小工程”有机结合,按照“扶贫引导、定额补助、地方主体投资”和“群众投工投劳”的投资方式,采取“国家补一点,政府投一点,有条件的群众筹一点”等多渠道整合项目资金。
为了把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组织好、实施好,正宁县成立了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采取定领导、定人员、定时限、定要求“四定”办法,坚持推行“四长”(即县长、局长、乡长、村长)负责制,县、局、乡、村逐级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一级监督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规划一条、建成一条、达标一条、见效一条。在施工过程中,正宁县抽调专业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巡回监理、跟班作业,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平整路面、路肩、修整边沟、栽植行道树,对不符合要求的工程坚决予以返工,一条条高质量的乡村道路相继建成使用。
为了把乡村道路养护好、管理好,正宁县制定完善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考核办法》等5项制度,成立了正宁县路政执法大队,充实了全县10个乡镇农村公路管理所人员,94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行政村养管站,成立了村民管护小组,建设了榆林子、罗沟圈规范化道班2处,实现了公路养护人员、队伍、机构、设备、资金“五到位”。正宁县还出台了《农村公路标准化养护检查评定办法》,加大了农村公路安保设施投入,在各村道入口安装限高彩门61处,现浇限载墩150处,设标志牌、警示牌72块,从源头上确保了村道不受破坏。
山河镇李川村村民张富奎告诉笔者:“如今,这条路修好了,运输成本降低了,农副产品价格都提升了,我们脱贫致富更有信心了!”张富奎所说的李川村通村路全长27.69公里,今年4月底全线贯通,惠及沿途263户1074人。李家川村村民蔺汉从告诉笔者,2000年他们村建了一些蔬菜大棚,试图通过规模化种植,扩大蔬菜销售,提高村民收入,但由于当时道路运输条件太差,蔬菜无法运输出去,后来这些菜棚只能相继关闭。李川村通村路修好后,他们村栽植的山地核桃和其他农副产品,都卖上了好价钱,村里闲置的10多个菜棚也被重新开发使用起来。乡村道路的建设,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依托农村公路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带、工农业示范园区、中小型加工厂竞相建成。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各乡镇相继涌现出了一批以种植、养殖、加工为特色的产业群体,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本报通讯员师正伟
新闻推荐
本报正宁讯(记者张文智)10月21日重阳佳节当天,中华黄帝文化景区黄帝像落成庆典在正宁县五顷塬乡举行,庆阳市县各级党政军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部分干部群众齐聚子午岭山麓,共同缅怀中华民族人文...
正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正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