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爱心打造“指尖上的扶贫平台”

甘肃日报 2015-08-27 13:28 大字

爱心打造“指尖上的扶贫平台”

本报通讯员 师正伟

“互联网+”已是人们熟悉的热词,但“互联网+扶贫”会发生什么?正宁县的一名驻村帮扶干部,利用微信打造“指尖上的扶贫平台”,借助互联网发起爱心接力,让扶贫攻坚突破地域限制,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这个把互联网与扶贫连接起来的“加号”,就是正宁县周家镇核桃峪村驻村帮扶干部、县招商局副局长杨晓敏。

今年7月,在周家镇核桃峪村驻村帮扶期间,杨晓敏了解到村里学校课桌椅破损,音体美教学设施和器材缺乏,留守儿童急需帮助,贫困户需要资金、技术扶持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去哪里寻找帮助,哪来这么多钱,都令她寝食难安。无意间微信朋友圈的微商触动了她,她尝试通过微信朋友圈募捐的方式,帮助村里解决这些问题。

7月4日,杨晓敏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捐本好书,让留守儿童的假期不再孤单;捐盒彩笔,让孩子描绘出五彩童年……”的募捐信息,并附上孩子们天真纯洁的眼神、破旧的桌椅作陪衬的图片。信息发出后,引起了微信朋友圈里朋友们的极大关注,不久就收到了庆阳市青少年宫捐助的腰鼓和装修设计师栾工捐赠的200元钱。之后不断有亲朋好友捐助,就连澳大利亚华人也献上了爱心。

收到捐赠之后,杨晓敏非常欣喜。她深深明白,这些捐赠不光是想解决孩子们和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更是一种信任,她一定要将这份信任坚持下去。于是她更加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贫困户的情况,将真实信息传达给社会爱心人士,并制定出详细的帮扶计划,让爱心人士对号入座,实现精准帮扶。同时,及时公开捐助情况,接受监督。

入户调查过程细致而烦琐,加上发布贫困户资料图片信息、收钱公示等,占据了她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手机屏幕看得眼睛酸痛流泪,手指写字僵成了“一指禅”,手机电池一天要换几次,但杨晓敏很欣慰。截至7月20日,16天的时间,杨晓敏共募集资金81888元,收到价值4万多元的衣物、价值1万元的图书、24个腰鼓以及电教体育器材等。

杨晓敏说:“非常感谢这么多好心人对贫困户的帮助和对我的信任,我个人的能力非常有限,但是大家的力量是无穷的。让我们一起参与扶贫,将爱与信任传递下去。”

新闻推荐

正宁警方举办“三八”节保健知识讲座

正宁警方举办“三八”节保健知识讲座本报讯(记者徐俊勇)3月8日上午,正宁县公安局特邀正宁县妇幼保健站门诊医生,为全局女性民警职工开展了一堂以“关爱女警、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女性健康保健知识讲座...

正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正宁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