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董志塬 庆阳市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工作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6-18 00:38 大字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俞树红

董志塬,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二副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块大平塬,有“天下黄土第一塬”之称,涉及庆城县、宁县、合水县、西峰区4县、区的21个乡镇。

多年来,董志塬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已危及当地人民生活和财产安全,更危及黄河流域治理。

6月5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调查工作全媒体记者在庆阳采访时获悉,庆阳人民经过几年的治理,时至今日,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6900万吨。

董志塬水土流失严重

“沟头年年进,塬面步步退。”这是董志塬水土流失、塬面逐渐萎缩的真实写照。

据史料记载,董志塬南北长110公里,东西宽50公里。如今,由于多年的水土流失,塬面南北长剩余89公里,东西最宽处仅有46公里。

由于董志塬区地质地理条件特殊,加之庆阳生态环境脆弱,在洪水作用下,完整的塬面不断被切割,逐年萎缩,水土流失面积达9218.48平方公里,年入黄泥沙高达6599万吨。

过去,庆阳市年入黄泥沙达1.684亿吨,占黄河流域入黄泥沙的十分之一,占甘肃省入黄泥沙的三分之一。

据统计,董志塬区大于1万亩以上的黄土塬37条,分布着长度大于500米以上的沟道8263条,距沟头、沟边50米以内的学校27所,涉及农户5384户。

西峰区水土保持管理局局长曹志龙介绍,每年雨季集中在7至9月份,一遇暴雨,河床下切,沟头滑塌,沟岸扩张,道路冲毁,水土流失,成为地质灾害隐患,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活。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塬区生态环境恶化,洪水造成的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及高温、干旱、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经常发生,成为制约庆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生态瓶颈,也是庆阳市乃至全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堵点难点。

多措并举保护董志塬

保护董志塬就是保护黄河。近年来,庆阳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生态绿色发展为导向,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保住了董志塬区不再萎缩。

6月4日,记者在清水沟流域塬面保护项目现场看到,塬上沟下一片葱绿,油松、云杉与槐树交相呼应,极目远舒,只见河沟如黛,林海如荫,芳草如萋,树木苍翠,绵长的防护墙成为护理清水沟的坚强壁垒。

“这完全得益于塬区水土流失治理,以前这里还有废弃瓦厂,遇上暴雨冲的到处滑坡,水土流失严重,住在沟旁的村民十分担心。”曹志龙说。

清水沟治理项目负责人刘富荣告诉记者:“清水沟属马莲河二级支流,总面积64.7平方公里,涉及西街办、温泉镇、董志镇的12个行政村。过去生态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垃圾堆积,污水横流。每逢雨季,雨水裹着大量泥沙冲刷沟头,导致沟岸垮塌,沟道下切,沟头延伸。”

庆阳市水土保持管理局副局长卢东平说,庆阳市从2016年启动实施“固沟保塬”工程,创新提出“塬面径流调控、沟头加固防护、坡面植被恢复、沟道水沙集蓄”的“四道防线”治理保护模式。清水沟先后实施了固沟保塬,水土保持补偿费和农业综合开发黄土高原保护项目。

保塬面,固沟是基础。西峰区采取国家投资、地方配套、民间资本参与等方式,先后投资9000万元,开展系统治理,完成土地平整6.51公顷,营造水保林21.6公顷,淤池坝、蓄水池各3座,涝池2座,排水渠及排水管道2381米,保护塬面12平方公里。“项目的实施,彻底解决了区域内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沟床下切、塬面萎缩、道路不畅的问题。” 曹志龙说。

2017年10月,清水沟“固沟保塬”项目被省水利厅评为省级水利风景区。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离不开科学的完整规划。2018年9月,《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规划(2016-2025年)》获水利部批复,并列入水利部重大工程项目。(转7版)

新闻推荐

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纪录片精品

张薇筠庆阳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源泉。如何更好地挖掘地域特色,通过纪录片的创作,讲好庆阳故...

庆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