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域特色 打造纪录片精品
张薇筠
庆阳历史厚重,文化灿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源泉。如何更好地挖掘地域特色,通过纪录片的创作,讲好庆阳故事,这是我们庆阳电视人一直以来的尝试和探索。
一、更好地扎根于庆阳大地,用纪录片梳理庆阳的历史文化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许多文化名人和文化事件全国瞩目,但很多都淹没在历史尘埃中,不为人知,甚至我们庆阳人自己都不了解这片土地的历史。那么,如何来提升庆阳文化的知名度,让我们的文物、文化遗产,还有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曾经的历史生产生新的文化价值,纪录片是一个比较直接的方式。
我真正了解庆阳,是从2002年做纪录片开始的。虽然做了几部作品,但是,对于我们庆阳深厚的历史文化来说,还远远不够,只是沧海一粟。
这些年,围绕庆阳的“红色南梁”“岐黄故里”“周祖圣地”“民俗文化”四大文化品牌,我们创作了一些作品,有意识地打造具有庆阳地域文化的纪录片,但依然没有形成系列品牌。
二、更好地借助央视平台,把庆阳故事讲进中国故事
2018年和2019年,我受央视科教频道《中国影像方志》栏目组的委托,进行庆城篇和环县篇的创作,并分别于去年和今年的3月份在CCTV—10播出。
在与央视的两次合作中,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如何打造精品。央视对每一部作品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从文案到节目最后播出,一共有九道审查关,而且每次都会提出很多问题需要求证解答,史料是否确凿、表述是否准确等等,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会忽略。二是如何把庆阳故事讲进中国故事。每集40分钟的篇幅,对于纪录片来说属于长纪录片的规格。但是对于一座县城来说,要用40分钟讲述它的前世今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对纷繁的历史文化进行取舍时,必然是选择曾经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将庆阳置于中国大历史的纬度上,讲述庆阳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故事,从而凸显庆阳的历史地位和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总导演的一个说法让我很自豪,她说,有些县的历史积淀不足,而你们庆阳的历史,必须要删减,要不容纳不下。现在,央视对纪录片极为关注,有些栏目已打开门户,积极与基层电视台进行合作。我们应该把握机遇,积极主动地与央视开展合作,借助国家平台,宣传庆阳。
三、集中创作力量,成立精品创作机构,打造纪录片精品
与其他媒体作品相比,纪录片的创作难度比较大,制作周期长,有时一个选题半年,甚至一年的都有,所以选题很多,但靠一两个人难以实施。随着自媒体和传媒公司越来越专业化,影像力量越来越强大,能否探讨一条体制内和体制外互相借力,集中优势力量,成立纪录片工作室,集中专业团队进行专业创作,这样既便于培养团队和打造精品,同时也会提高创作能力和速度。
四、给予资金支持,进行多渠道有规划的传播
这些年,纪录片创作在社会各个层面的呼声很高,但对于创作纪录片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一方面有着很强烈的创作冲动,满脑子的想法,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经费支持,只能是一纸策划。纪录片创作,不仅仅是费时费力,而且还费钱。低成本的也有,但历史文化题材的一定是要精品之作,所以制作成本不亚于电影制作。
所以,建议对于纪录片创作也能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吸引更多的创作团队聚焦庆阳,宣传庆阳。并通过网络媒体、自媒体等渠道进行发布,更大范围的进行传播。
纪录片是展现地域形象的窗口,也是判断地域影响力和美誉度的重要标尺,是地域 “软实力”的体现,所以,我们希望通过纪录片的创作,使庆阳的历史文化能够生动鲜活起来,在构筑庆阳文化高地中贡献一点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柳玮通讯员板亚博)近期,庆城县各级帮扶干部在入户帮扶过程中,积极开展消费扶贫,采取“以买代扶”的方式,主动购买贫...
庆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庆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