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照相馆的60年“光影”故事

陇东报 2018-12-27 10:19 大字

本报记者 郑朝静 尚倩

在庆城县南大街钟楼巷口,有一家已经营了60多年的照相馆,提起这家照相馆的名字——“东风照相馆”,很多庆城人都不陌生。翻开自家的相册,他们总能从中找出几张在东风照相馆里拍的照片。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码相机兴起,许多老照相馆纷纷倒闭,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东风照相馆依然矗立在庆城街道上,记录着庆城人改革开放前后的“光影”故事。

从黑白到彩色

东风照相馆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这家照相馆便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变身成为原庆阳县第一家国营照相馆。

当时照相馆里使用的是三脚架外拍机,机身全由木头做成,笨重又不好操作。拍照是手工操作,在室内搭建摄影棚用自然光照相,到了阴天下雨天,照相馆就只能停业。直到1968年,照相馆开始培养技术人员,扩充人手,购置了12寸座机,这台照相机依旧由木头制成,前后挪动很费力。

那时只有黑白照片,洗相设备落后,洗相速度慢、成像效果差,洗出来的照片颜色灰暗,时间一长就会发黄。

在只有黑白照片的年代,唯一能让黑白照片变成彩色照片的,只有上色师。黑白照片洗出来后先过棕,然后再用修相笔蘸着彩色染料上色,上完色后,一张“彩色照片”就诞生了。一个专业的修相师傅,给黑白照片染色得花一天的工夫,当时这种照片比普通照片贵3倍左右,很少有顾客选择。

今年63岁的郑勇现在是东风照相馆的老板,2001年企业改制后,他接手了照相馆。1981年,郑勇进入东风照相馆工作,他回忆,20世纪80年代,照相馆里才有了第一部能拍彩色照片的相机——上海产海鸥牌120相机。可是那时彩色照片价格高,很少有人拍。

“彩色照片普及开已经到20世纪90年代了,那时我们从北京买回来一台日本产的玛米亚120相机,彩色、黑白照都可以拍,主要拍大合照、婚纱照等。”郑勇说,“现在就更不用说了,都是彩色照片,想要拍个黑白照片都难!”

从7个人到1个人

改革开放初期,照相馆里一共有7个工作人员,这7个人,就负责7项工作。摄影、暗室、着色、放大、审片、开票等,各负其责。“虽然工序繁杂,但顾客拿到的照片绝对是高质量的。”郑勇说。

以前拍摄用的都是黑白胶卷,要经过暗房冲洗、显影、定影等程序才能生成底片,而这样的底片只是副本,要想看到照片,还要将底片与相纸影印。那时拍摄数量比较大,所以胶卷都是成批冲洗,照片也是成批印出的,这样拍摄的照片不是立等可取,而是要等几天才能出来。

“彩色照片兴起时,照相馆里没有洗彩色照片的技术,只能等数量足够时,专门指派一个人背着胶卷去西安冲洗,或者将胶卷邮递到广州冲洗,特别费时间。少则一周多则半个月,顾客才能拿到照片。”郑勇说。

“现在照相馆里的设备都是数码相机,科技设备的发展给我们的工作也减负了,有了电脑扩印机打印机,一张照片两三分钟就能打印出来。”郑勇介绍,“虽然店里有4个员工,但是只需1个人就能完成摄影、修图、打印等一系列工作。”

从一年一次到想拍就拍

说起当时的国营照相馆,郑勇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来拍照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在那个年代,个人很少拥有相机,就算是来照相馆拍照,也是逢年过节或家里有重大事情时才来拍。

今年51岁的王芳是庆城人,她从她的相册里翻出了1986年她高中毕业时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一起去东风照相馆拍的合影。王芳说:“那个时候拍照是特别有仪式感的事情,每张照片都是一个回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人们用起了大哥大,再后来砖头大的大哥大逐步变为巴掌大的智能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像素越来越高,携带方便,人人都是摄影师。原来一年照一次,现今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现在的东风照相馆,依旧门庭若市,证件照、儿童摄影是主要工作。有了接班人,郑勇已经退居二线,他说:“东风照相馆60多年能一直经营下去的秘诀就是诚信和服务质量。从笨重的老式相机到轻便的智能手机,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拍照从难到易,折射出的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力的增强,一张张照片记录下的是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发展。”

新闻推荐

庆城小学开展国家公祭日主题纪念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李世栋、肖丽娜)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为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庆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庆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