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效节水技术 让农民“闲”了收益高了

陇东报 2018-12-22 03:06 大字

本报记者 郑朝静

“如今再离开滴灌,很多农民可能都不会种地了。”庆城县三十里铺镇二十里铺村白杨树滩自然村的村民黄亚东说,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让农民种地变得“多快好省”。

今年54岁的黄亚东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1978年改革开放时,他刚满14岁。那时候农村家家户户以种粮食为主,地里种的菜也是基本够自家人吃。家里的几亩地,全家人起早贪黑,粮食要大半个月才能收割完成,费时费力不说,收成也不好,到头来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2013年之前,黄亚东家的地还是以种麦子、玉米、豆子等为主,收成也不好,一年下来仅能收入几千元。2013年,政府免费给农民搭建大棚,推广大棚种植,黄亚东家的地里搭建起了8个大棚,大棚里配套安装了滴灌装置,自此黄亚东家告别了“靠天吃饭”的日子。

“以前就是靠天吃饭,雨水好了天气好了,农作物的收成能好些。要么就是大水漫灌,把水引进地里,让它自由流动。离入水口近的地方积水量大,离得远的田地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浸透,费时又费水。现在普遍采用滴灌技术,用水管引导水的流向,并在水管上扎了很多小细孔,水通过细孔浸透蔬菜根系,精准、节约又方便。”黄亚东说。

农业技术先进了,就连喷洒农药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原先是自己背着喷洒壶进菜地,一手上下压力,一手左右喷洒,一步一步打农药。这样连续作业几亩地下来,打农药者很容易吸入过量农药,造成农药中毒。“现在改用电动打药机,农药都是高效低毒的,农民爱护自己、关注健康的意识比以前强多了。”黄亚东说。

黄亚东的8个蔬菜大棚里,每年种着辣椒、白菜、萝卜、豆角、茄子、西红柿等十几种瓜菜。他介绍,“蔬菜是需要精耕细作的农作物,干了不行,冷了不行,风大了也不行。在大棚里种植,这些风险都能避免,省时又省力。原先因为气候原因只能种一茬蔬菜,现在利用温室大棚能收获两茬,甚至更多。”

有了温室大棚和高效节水技术,农民种地更方便了,更重要的是,产量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以前农民种地,哪里还讲究技术,现在农业技术就是产量,就是钱。”黄亚东说,“以前产量低,蔬菜成熟的时候全家人要把菜拉到集市上去零售。现在不愁销路了,都是一车一车去批发。”

2013年以前,黄亚东种地仅能收入几千元,自从有了温室大棚,瓜菜产量比以前翻了一倍多,并且品质更好了,现在每年销售瓜菜能收入6万元左右。“如今种菜茬数多、产量高、品质好,还省资源。通过这些年的发展,蔬菜种植变得科技感十足,农业高效节水技术让农民不用整天守在地里,经济效益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当然也更好了。”黄亚东高兴地说。

新闻推荐

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调研省高院刑事审判工作市中院应邀参会

【本报讯】(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烁)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刑五庭庭长叶晓颖、副庭长马岩一行6人来到省高级人民法院开展刑事审...

庆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庆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