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千年古城——庆城
庆城全貌
周旧邦牌坊
嘉会门
鹅池洞
周祖陵
本报记者涂文奎
四千多年前,农耕文明的火种为何会在黄土高原点燃?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不窋的到来又对后世产生怎样的影响?被称为“岐黄之术”的中医学发源于哪里?为何《黄帝内经》会成为影响中华千年的医学巨著?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养生之道?繁华的古庆州又是怎样发展成今天的宜居之地?记者将带您走进甘肃庆城,去了解这座活着的千年古城。
人类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探索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管是狩猎还是游牧,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最终稳定发展下来的是被称为国之命脉的农耕文化,作为衣食之源,文明之根,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它的重要源头及发展。事实上,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颗文明的种子就已经在西北大地上悄然萌芽,不仅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还为一个王朝的八百年基业打下了基础,而这一切发生在黄土高原上一座千年古城——庆城。
据庆城县文史、地理研究学者、庆城县政协委员张晋荣介绍:庆阳古城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司马迁《史记》的“民赖其庆”中的“庆”字就是庆地(庆阳)。 庆城县文史专家、原政协主席刘文戈曾撰文《庆城是夏城》予以详细论述。但庆阳古城不同于全国其他大多处于“废弃状态”的历史古城,由于独特的山川地形,历朝历代一直有人居住,号称“活着的千年古城池”。
一
在炎热的夏季,我们来到了一个较为凉爽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两水绕城,呈现出凤凰的形状,这里是华夏九州之一雍州的所属地,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是周先祖不窋“教民稼穑”之地,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职守地,这里还流传着中医始祖岐伯与黄帝讨论内经的故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这座活着的古城,去追溯它的周祖农耕历史,了解中医药学深厚的文化底蕴。
庆城位于甘肃省东部,泾河上游,是明代前七子领袖李梦阳和书法家米万钟的故乡,历史悠久。据说在夏朝时期,第三任君主太康终日沉湎于声色酒食,不修政事,促使内部矛盾日趋尖锐,外部四夷叛乱,东夷族穷氏首领后羿看到夏朝内部矛盾重重,在太康外出狩猎多日不归之时,乘机掌握了夏朝政权,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在这次事件中,继承父亲农官后稷弃的不窋为了躲避祸乱,率周部族北迁到庆城夯土筑城,安定生活,或许不窋不会想到,自己的到来开启了后世文明的曙光,并被人们尊为周先祖铭记千年。
根据史料记载,不窋为轩辕黄帝第六代孙,是历任尧舜禹三代农官后稷弃的儿子,为夏朝周部族首领,他从小跟着父亲致力于农作物的种植,迁到庆城后不敢懈怠父亲弃所倡导的基业,仍然在这里教人们种植庄稼,让他们改变穴居习惯,住进文明干燥的窑洞。而在此之前,这里人一直过着最原始的生活,靠狩猎采集游牧为生,不窋的到来让他们逐渐安定下来。然而黄土高原的气候土壤不同于平原,为了能够找到适合种植的粮食并提高产量,不窋利用父亲创立的方法,选定了五种主粮种植实验,摸索出他们的生长习性、种植时间和耕作经验,不断扩大种植面积,使粮食生产趋于稳定。
当时能够代表先进生产的就是农业,不窋把先进的农业生产带到了庆阳这一带,而且在这里保留了农耕的火种,填补了当时食物极端困难的情况。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定的思想,有些是他从父亲那里继承过来的,有些也是他开创的,后稷就有个“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这个因地制宜就是对这一种思想的一种浓缩,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土壤和它的阴阳关系来选择适宜于种植什么样的作物才能获得丰收,这是中国流传几千年因地制宜思想的一种发端。
位于庆城县东南方向,相传不窋曾在这里养鹅,洞尽头有方形水池一口,池底与东河贯通,根据当地人的猜测,鹅池洞在当时还有着哨卡的作用,因为历史悠久、颇负盛名,历代官吏和文人墨客多来此吟诗作赋,在底洞南壁,遗存有7方摩崖石刻,虽然现在水池干涸,石刻字迹已经模糊,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透过那斑驳的字迹穿越千年看到当时文人官宦纷至沓来的景象。
不窋死后,他的儿子鞠陶将他葬在庆城东山,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这里建成了庙宇,并尊为华夏周祖第一陵,陵园中不窋墓被修葺保存至今,这个对农耕文明有着不朽功劳的先祖怀着对人民的赤爱之心永远长眠在黄土高原上,他的子孙传承了父亲的遗志,大力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 孙子公刘还培养自己的军事力量,建立豳国,社会发展较为繁荣,周氏一族开始由一个部落发展成一个国家,周道之兴自此开始。以至于发展到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我国历史上年代最长的政权。
二
进入景区内,一路走上来会踏过808级台阶,也就是象征着周王朝的808年江山。一块周代世系图碑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周祖时期、西周时期和东周时期,周祖时期指的就是文王姬昌之前,功勋卓著的十三代周先祖,也就是不窋以及他的几代子孙。他们在这里积极发展农业,历时一千多年,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周祖大殿是在周祖庙及地穴庙遗址上重建的,殿内供奉着周文王以前的十三代周先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五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寻根祭祖的人士络绎不绝,据说这一天是庆节为了纪念曾祖父不窋和祖父鞠陶选定的祭祖日。一直以来,崇德尚礼是周祖农耕文化的灵魂,不窋时代就有了“事神致富、祭祖祈丰”的习俗,这也是《周礼》形成的源头之一。千年之久的农耕文化成了历代王朝的立国之根,如今农耕文化博物馆也成了庆城的一大特色景点,被中国农业部纳为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馆内延循了农耕文化的兴起、发展和兴旺,主要围绕耕作、育种、收割、打碾、储藏、饮食等方面展开布局,以图片、实物的形式展现了周先祖的伟大功绩,收藏了风箱、纺织、打铁、取水器具等物件,提醒人们感念先祖恩德,不忘生存之本。
庆城县的农耕文化博物馆是中国农业博物馆唯一一个庆阳分馆,可以通过这些展厅来了解庆城县的农业发展史。展厅内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的生产工具,还有一些图片,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耕作方式和耕作状态。其实早在夏太康年间,周先祖不窋带领自己的族人一路迁移来到庆阳,他发现这里水土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农耕业发展,于是就留在这里,开始削土筑城,教民稼穑,从众多的粮食中挑选出了高粱、大豆、小米、小麦、水稻五种谷物,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五谷杂粮,当时人们就懂得用包扎法和烟熏法来给农作物预防霜冻,也会制作一些防虫防潮的纸缸来储存米面等粮食,正是因为人们的智慧和农业的发展,历史上的庆阳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那时候周人就懂得种药祛病,岐黄之术也已经在当时初具雏形,不过它的起源却远早于周祖时期。据说上古时代,被后世尊为中华医学之祖的岐伯,为了找到为父亲治病的方法,5岁开始研究医学,上山采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了古雍州有名的神医。现在他被供奉在庙堂之上,这个千古奇人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以他和黄帝问答成书的《黄帝内经》成了我国最早的医学巨著。然而,一直以来,关于岐伯究竟出生在何处存有争议,经过当地人的研究考证,发现岐伯的确出生在庆城。
《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在全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而且它还拥有三个全国唯一,分别是以《黄帝内经》为内容来修建碑林在全国是唯一的;邀请千名知名书法家和著名中医药学家分段书写《黄帝内经》全文,在全国是唯一的;以石刻版本的专业碑林形式来展示岐黄文化,在全国也是唯一的。整个千家碑林分为三层,可以说是非常壮观。千家碑林也向我们讲述了中医药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黄帝内经》就是从中医药学的角度告诉我们,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黄帝内经》科学地提出了养生学“保养与补养”两个方法要点,无论是谁,对中医药的研究挖掘,源于人们对生命延续的渴求。传说岐伯配置的第一副养生药就是给黄帝的长生药,黄帝称它为长生草,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枸杞。岐伯利用枸杞的叶、花、果、根合并一起阴干,用甘露、琼浆水练成丸子,这便成了我国最早的长生药。岐黄中医药文化博物馆中也将黄帝内经的思想精髓、养生之道展示的淋漓尽致。
《黄帝内经》所提倡的养生之道,已经成为庆城主打的特色名片,庆城县打造了庆州古城药王洞民俗文化村。据说岐伯在青龙咀出生后,便长时间在这里行医救人,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这个村子取名叫药王洞村。现在这里发展成了知名的特色养生小镇,十二生肖、竹林七贤、丝路等雕塑矗立街道中央,向人们展示着多元文化。作为养生小镇,美食自然必不可少,猪血烩豆腐是庆城的一种著名小吃,颇受游客喜爱,也是庆城人必会的拿手菜,用新鲜的猪血将面和好再进行水洗一番,拿到锅里摊开蒸熟成煎饼形状,冷却后切成条块配以新鲜豆腐和佐料煮烩几分钟,一碗香喷喷的佳肴就可以端上桌了。
三
走在古朴的美食街上,也会被当地手工艺品所吸引。香包是药王洞村的一大特色,它与刺绣、剪纸、陇东民歌、皮影共称庆阳五绝。据说庆阳香包刺绣起源于古黄帝时代,初创于岐伯之手,发展于秦汉唐宋年代,成熟于明清时期。曹爱玲是当地的香包刺绣非遗文化传承人,她从小就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习,如今已经过了30多个年头,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并多次在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金奖。为了更好地弘扬传承家乡岐黄文化,她将养生的药草装入香包进一步创新,成为了国内颇受欢迎的养生香包。
当来到药王洞游玩的人们尝遍美食、赏玩香包,待到暮色降临,富有特色的民俗表演便挨个开始了。朦胧夜色下,灯火辉煌的药王洞别有一番韵味,走在这条古色古香的街道里,我们似乎可以跨越千年,感受到古时庆州的繁华景象。
早在2016年5月20日,张多勇教授考察庆阳城,便提出通过地质挖掘剖析、绘制“庆阳城地理文化层图”,形象展示庆城历史人文活动情况。刘文戈遂带一行人前往原庆阳府安化县衙当时正在施工的工地,在堆起的土堆上拾到几十个瓦片、陶器残片。经鉴定,竟然集合了从先周向下延伸战国、秦、汉、唐、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物件,足以说明在先周、战国等历朝历代庆城都有人居住。庆城县文物工作者在庆城县农副公司后院施工工地上,出土了2件文物及200余件陶器残片。经各方专家多次鉴定,这些陶器属于庆城县先周以来历代文物残件,有力佐证庆阳古城为“活着的千年古城池”。
新闻推荐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李锦本报讯5月21日,记者从庆城县国土局获悉,在庆城县高楼乡首次发现含锶优质地下淡水。据了解,5月17...
庆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