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用与探花第 张爱斌
在安庆市大南门清真寺东侧,有一座古建筑叫探花第,探花第街也因此而得名。马大用虽早已作古,但其大力开发台湾的故事仍在民间广为流传。马大用,字万宜,回族,安庆人,生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马大用出身于武将世家,自幼爱好武术,熟读兵书,志向立武功业。在清雍正五年(1727)科武会试上,一举夺得武探花。次年,马氏家族在原住宅基础上,兴建探花第。
马大用步入宦途后,历任二等侍卫、陕西火器营参将、署北马池副将、川陕中协、湖北黄州、沅州中协、湖北宜昌镇总兵、福建漳州镇兼都督佥事等职。清乾隆十八年(1753),清人治台不久,亟需开发台湾。为此,朝廷很需要适于既能武卫台湾,而又能领导汉人与台湾土著人同心协力开发建设台湾的官吏,马大用有此才干,被选用。他移镇台湾,领台湾水师协。当时,“台俗淫侈”,特别是台湾西南部沿海的平埔土著人,愚昧落后,极不开化。马大用除指挥好台湾水师防务外,经常将当地平埔土著人酋长和长老们请到衙署内,以美酒款待,以恳切的言辞激励之,要他们改掉旧习。他还多次只身入平埔,反复向土著人明谕理义,谆谆善诱,终于使平埔土著人大为感动。马大用还让台湾平埔土著人观看在台的汉人和自己部队垦农的土兵进行农田耕作时的场面,有心让平埔土著人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平埔土著人也在自己的土地上,对汉人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进行模仿,弃去刀耕火种,置办耕牛农具,学汉人疏引溪流,以资灌溉。马大用促使汉人和平埔土著交往,使平埔土著人也能“渐通汉人语言,亦知爱重银钱,烹调饮食矣”,在服饰、日用、婚丧等习俗方面也处处模仿汉人。
马大用守台四年,扎扎实实办了五件大事,一是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实地考察了台湾全岛的布防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二是组织军民在基隆、沪尾、鹿耳门等要塞修筑了十多座炮台,并组织近万名平埔土著人进行军事轮训,使其“亦军亦民”;三是组织军民多次对侵扰士民的海盗进行打击,使之“闻风丧胆”;四是组织驻台水师垦荒劳作,做到生产粮食自给有余;五是乾隆十九年(1754)夏,台湾沿海遭到强大的龙卷风袭击,众多的船舶漂散、淹没。马大用面对风灾之惨况,毅然决然地亲赴鹿耳门一带岛屿,指挥水师诸军,泅水捞救,共捞救四千余人,对于风灾中淹死毙命者,施以棺木掩埋;对衣食无着的灾民,则将水师备用的衣服和粮食分别发给他们。风灾之后,疾疫在台湾沿海一带盛行,他又亲自督促部属想方设法给染病疫者予以治疗,关心他们的起居生活等,使染病者“全活无算”,及时地控制了疫情,制止了瘟疫流行。此事深得台湾居民称赞。
由于他治台政绩斐然,《台湾通史》和《安庆史志》称,马大用为官清正,体察民情,关心民众疾苦,惩恶扬善,“所莅之处”,每每自己出资设立“义学”。他热心教育,经常劝说兵弁子弟要学习文化知识,要多读书,并且还时而亲自授课,“军中多弦诵声焉”。马大用生活上克勤克俭,“衣经补缀,食不重肉”,节省出来的钱往往是积极地办“义学”,他“生性廉谨”、“一切苞苴不受”,是清朝官场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廉洁大吏,为台湾百姓津津乐道。在他调离台湾总兵时,“士民依依不舍,夹道欢送”。
乾隆二十一年(1756),马大用调粤潮,旋升迁为福建水师提督,驻节厦门,他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效命海疆,在多次平定海盗中屡建大功,受到朝廷嘉奖。乾隆二十四年(1759)春,马大用自求解任,获准。荣归故里后,马氏家族在安庆探花第街建镇海将军牌坊,并将安庆城盛唐门改称镇海门。同年秋,马大用病故,享年六十二岁。
为缅怀马大用在台湾开发史上的丰功伟绩,安庆市人民政府于2003年拨款全面维修了马大用探花第,并列为安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游人开放。
新闻推荐
每天两班倒施工,工作时间从早上6时开始,持续到晚上11时;工人数量以及吊车、运输车等施工机械增加了2至3倍集中施工队伍和设备 滨江中路接清泉坝双层互通工程建设提
●本报记者李奎连日来,在南充市重点工程施工现场,掀起了学习贯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助力“155发展战略”的热潮。6月5日,记者踏访主城区滨江中路接清泉坝双层互通工程施工现场,了解到工程施工...
庆城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庆城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