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古城墙
据史料记载:安庆古城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年(1217),由安庆知府黄干主持修建,后由沿江制置使马光祖复筑于景定元年(1260)。但目前安庆史学界仍有争议,有的人认为黄干筑城是在潜山,当时潜山是安庆府址所在地。
城有城门、城墙、城堡、城垛、城楼等构成,没有城墙与城门,也就没有城。安庆古城墙经历南宋、元、明、清、民国等朝代的沧桑岁月。在刀、矛、弓箭作为兵器的年代,全国城市与县城都高筑坚固的城墙,以防御敌军的侵犯,确保百姓的安宁。因此,古城墙是城市的标志与象征,也是人们心中的“图腾”。安庆民间就有重阳节扶着老人登城墙望远、中秋节在城墙上摆瓜果、月饼祭月的习俗。
程晓苏先生在民国年间所撰的《安庆旧影》中记述:始建的城方长“九里十三步已”。安庆民间传说中,安庆城周长也是九里十三步。笔者一直在思考:建城的设计者与营造工匠,为何要将城方长定为九里十三步?为了揭开这个谜底,我曾查阅中国一些老城史料,终于破译“九里十三步”的奥妙。河南省广府古城的城方长,与安庆老城一样,也是九里十三步,一步不差;郑州老城是秦汉时期所建,城墙周长为九里;就连上海在明朝嘉靖年间所建的城墙,城方长也是九里;周朝之后,古代建城城方长一般都定在九里之上。因为九是阳数之极,是吉祥数字。另外九的谐音是“久”,意味长久。而十三,是来自佛教的五十三,表示修行的艰难。选取十三,以示建城历经磨难,启发后世人对当初建城者功绩应牢记不忘。安庆城建设者为显示城方“九里十三步”的意蕴,后在城内兴建街巷时,又以“九头十三坡”定名相呼应,至今仍留下高井头、拐角头、卫山头、登云坡、任家坡、朱家坡、司下坡、墩头坡、县下坡等街巷地名。旧时,城内古井、水塘星罗棋布,小桥曲溪流转回环,故又有“九岭十三桥”之说。由此可见,“九”、“十三”等吉祥数字,体现人们对古城的崇拜与敬仰,也深深铭记在老安庆人心中。
为便利城市交通,居民出行,城墙与城门相连接。人们通过城门与城外四面八方进行联络。安庆城门有五座,定名为:东枞阳门、南盛唐门(后改为镇海门)、东南康济门、西正观门(俗称八卦门)、北集贤门。太平天国时期的这帧“安庆古城墙”照片,倘若与《怀宁道光志》标明的“城郭街衢图”对照,便一清二楚,这一段城墙高近二丈,是北门集贤门连接城西正观门的一部分,此段城墙内有饮马塘、义方里、洪家巷、登龙巷、关帝庙、郭家桥等街巷,城墙在苏家巷地段形成直角,因此又称为“四方之城”。后来在此所建的街道定名为四方城街,街名一直保留至今。
此段城墙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是安庆城最高处。有人戏言,站在四方城地段,可与振风塔比高低。四方城面对着马山、狮子山,城下有一道护城河环绕,阻止敌军侵犯。所以,此处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安庆保卫战,曾在这里进行最激烈的战斗。
1860年至1861年,太平军为保卫安庆城与湘军浴血奋战。安庆是太平天国安徽根据地的军事政治中心,屏障长江下游天京(今南京)的重要门户。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1860年3月,清朝两江总督曾国藩统率湘军,分三路进攻安庆。曾国荃部攻安庆西北集贤关,多隆阿部攻桐城,李续宜部为援军。6月8日,曾国荃部13个营进抵集贤关。9月初,天王洪秀全决定派陈玉成、李秀成分别率北、南两路大军西征会攻武汉,以解安庆之围。但老谋深算的曾国藩,已洞察洪秀全的战略意图,他按兵不动,宁可放弃武汉,也不解除对安庆的包围。曾国藩深知:只有占领安庆,才能攻下天京。所以,太平军“围魏救赵”的计划未能实现,安庆形势更加恶化。1861年4月,曾国荃率领湘军兵临城下,将安庆城包围,并在北门马山开挖地道通到四方城墙下,引爆炸药炸塌城墙,用地雷轰塌西北门城垣。1861年9月4日夜,安庆城太平军弹尽粮绝,疲惫不堪,陷于绝望。9月5日,湘军乘机蜂拥而入,攻陷安庆城,太平军将士一万多人壮烈牺牲。
新闻推荐
(首席记者金奉乾)3月23日,本报报道了铁路施工队在庆阳庆城县马岭镇寺沟门村念家湾取土作业时发现大量古钱币一事,引起了各界关注。3月26日,记者从庆城县博物馆获悉,经过三天分类拣选,累计分拣古钱币60余...
庆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庆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