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岐黄故里文化馨香 ——庆城县文化产业发展纪实

甘肃经济日报 2015-11-24 21:16 大字

本报记者  张文智 通讯员 刘万隆

初冬季节,北方冬季农村大都有“猫冬”的习惯,即使是在岐黄、周祖文化悠久的庆城县也是一样。记忆中,冬日农闲时,有好多百姓蹲墙根晒太阳、串门子拉家常。

11月16日,记者在庆城县采访时,县文广局局长吴军宏聊起此事颇为自豪地说,那是几年前的老黄历了,现在,县里的农民冬季农闲生活可丰富了,休闲娱乐、上网冲浪、看书充电、票友聚会、参加科技讲座、准备社火节目……在老吴的带领下,记者对庆城县的文化事业发展进行了一番全接触。

文化发展惠及民生

11月16日下午,记者走进孔桥村文化站,几个农民正自得其乐地吹奏乐器。据介绍,他们是一个八音会演奏班子,每天定时凑在一起。正在拉二胡的李大爷见记者来采访,就赶忙凑到记者跟前激动地说:“我们这些老汉老婆闲的没事了,大家想凑在一起吹吹打打并不太容易,现在条件好了,有了阵地,还经常有观众关注,那感觉真美!”

像这样的文化活动场地,庆城县现在每村都有,音响、乐器、棋牌、电脑、投影仪、体育器械、图书报刊等设备样样齐全。而且该县还选拔了一批农村文艺骨干负责管理,各种文艺活动积极开展起来。村民闲暇时可以看书、看录像、玩乐器、打篮球、扭秧歌、参加锣鼓队、广场舞、练太极,有的村的农民还学起了交际舞。两年多来,随着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全县17个乡镇、办事处都建起了文化活动站,各村都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全县拥有9个农村电影放映队和1个直属电影放映队,全年累计完成放映3800多场。

同时,庆城确定了“145”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为核心,着力打造周祖圣地、岐黄故里、红色革命、民俗庆城“四大文化品牌”,确保庆城县文化产业发展不减速。

传统文化产业活力迸发

11月17日,记者慕名来到玄马镇贾桥村艺腾刺绣公司采访。走进唐喜琴家的院子,干净整洁,每个窑洞门前一块小牌子格外醒目。“每年农闲时,来家里一起做香包的农家妇女最多时达到了一百多人,有时客人就在自己家中等着取货。”唐喜琴介绍说,以前每个卖两三元的小香包,现在一般都可以卖到10元,一个狮子枕头可以卖到三四百元,提起好生意,唐喜琴乐得合不拢嘴。

庆城县的香包生产加工已形成了家家有“车间”,人人是“工人”的格局。同时,庆城县在加快岐黄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着力打造“岐黄养生文化名城”,先后建成《黄帝内经》千家碑林、岐伯拜谒广场、百草益生园、岐黄养生运动苑、岐伯中医医院等岐黄养生项目。据了解,2015年庆城县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1.7亿元, 52集动漫影视剧《岐伯传奇》创作项目已与北京木佳墨和文化传媒公司达成合作框架协议,投资1200万的数字影院正在建设中,电影《我和妈妈》荣获美国第十二届圣地亚哥国际儿童电影节优秀影片。陇剧《王维舟在庆阳》荣获第四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投资60万元的庆城文化集市已入驻企业17家。

文化旅游相得益彰

周旧邦牌坊、鹅池古洞的仿古修缮,老城区的仿古改造,药王洞岐黄养生民俗文化基地项目的签约,兰香故居、庆州府、三八五旅旧址的规划复原,周祖陵景区被划入省中医药养生保健游精品线路等一项项文化旅游产业的形成,实现了文化增色、旅游增辉、群众增收。

庆城历史悠久,周祖文化源远流长,文化旅游的名片越来越闪亮。目前已建立了国家4A级周祖陵森林公园、岐伯养生运动公园,以周先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清凉山、普照寺、鹅池洞、青龙咀为代表的庆城古迹旅游,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岐黄中医药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庆阳分馆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凤城古城墙为代表的古城旅游。这些代表性的文化旅游景点,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庆城不断挖掘文化发展潜力,近年来相继完成了迎风桥至斩山湾段河堤景观坝、庆阳八景之“灵岩滴翠”、岐黄文化遗址保护等项目的规划编制。计划再造“不窋古城”和“灵岩滴翠”两个3A级景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独特的旅游资源。将陇东黄土高原民居窑洞文化保护、傅介子古墓开发、周祖陵农家乐开发、三八五旅旧址恢复、文化综合服务中心、民俗文化村等22个项目纳入了全县文化产业项目库,为进一步做好文化产业论证储备夯实了基础。近两年,庆城县旅游人数超过162万人次,旅游收入达6.7亿元。

新闻推荐

庆阳雪天“两客一危”车辆停运

本报讯(通讯员吕邦浩)12月11日,庆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接到天气预警信息后,立即通过E信平台向各县(区)运管局、全市“两客一危”企业转发了冰雪天气预警信息,要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前做好道路运输安全防...

庆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庆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