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庆城农耕魂

陇东报 2015-05-04 21:16 大字

当我走出位于庆城县东郊塬顶上的“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大门时,心想,吃了几十年饭,参观了陇东这个别有一番原生态景致的展览馆才清楚什么叫“五谷”,什么是“百谷”;民以食为天,“食”又是怎么衍生而来的,不禁对自己哑然失笑。

庆城县即原庆阳县,是我们华夏农耕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今天,当地人最引为自豪地表述自己文明历史遗产与现时代精神风貌的物证,就是这座三年前建成的“周祖农耕文化展览馆”及塬上整个农耕文明产业园。这里,用枯木搭起三角形状的蒿房,每处墙体都是荆条和泥巴筑建的,屋顶铺盖着厚厚的毛草,树桠间吊着金黄色的玉米棒子,的确很有些“原始”气息。

这座展览馆占用土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馆内布展的核心内容由农耕文化实物区和民俗文化演绎区组成,设计理念古老而新鲜,充分体现了这里数千年来厚重的历史积淀与灿烂的农耕文化原生态特征。千万别小觑了考古发掘的新石器时代的几盆谷粒,也别忽略了泥坛内被碳化了的穗壳与旁边破损的犁头木楔筐篮,它们都是庆城黄土地悠久的历史和周祖族人智慧的结晶。泥坛、陶罐、石斧、铜针,各种各样粗拙凹损的锨耙农具,还有鞭梢、笼头、眼罩、牛缰绳,灶台、水井、木槽、独轮车,用纸筋废帛砸成浆糊成大小不一带盖子的盛物器具,以及不同形状多用泥皮与树条、草秆编织而成的粮筐粮柜粮仓,哪一件陈列物品不打下先民们务农生存的心志与艰辛创造的印迹?哪一样东西不辉射着超越时光邃道又昭示人类社会繁衍发展的历史信息?

这里,周祖先民们的兴起是富有传奇色彩的。根据《史记》等有关资料记载,七千多年前这方沃土上就出现了垦荒与种植,六千多年前就有了圈禽和养畜。夏朝太康年间,也就是距今四千多年前,周先祖不窑(“穴”字头下面是“出”字)承继先辈后稷的农官精神,来在这片土地上顺应大自然、开创新纪元,教民稼樯,拓荒垦田,播洒谷物,生息繁荣。他和儿子鞠陶、孙子公刘,相继持续地发展早期农业而大有作为,从耕作、育种、浇灌、收割、打辗、储藏乃至食用,形成了古代中国典型的农耕文明。

我国最早的农事诗《诗经·豳风·七月》是西周早期的作品,追述了先周人开创农业生产和发展社会生活的动人情景。他们“就地取材”掏建冬暖夏凉的窑洞而告别了穴居,发明了二牛抬杠的“牛耕”作业模式,替代了原始农业用石制耒耜翻地的“火耕”而精耕细作发展实用技术,开建了有路经的方块田野以便灌溉和管理,逐步使用了青铜农具,还开辟了打谷的场地,创造了体现丰实收获的仓廪储藏与窖穴储藏方式。更让人们留心的是,在他们代代相传的四百多年农耕实践中,不仅不断创新发展农业技术,而且在不断升华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民俗操行;他们大力传播勤奋、敦笃、忠诚的心仪美德,广泛蕴蓄民间的优良风气,倡导“积德行义”,“仁信孝善”,出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蓄积,民赖其庆”的生动景象,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故而“民皆歌乐之,颂其德”,“周道之兴自此始”。今天,这座展览馆显明地告诉我们,这方沃土乃是中国传统农业和文明礼仪的重要肇始地,具有深广的文化义涵。

周祖农耕文明早已成为庆城人重农务本、发展农业经济之“魂”,从而又衍生为在今天时代背景下全方位发展经济强劲的社会动力,充分体现出今人借助“周人之兴”的历史经验来提升自己的现代文明品位,这就是我们时代精神的写照。这种景象在古朴原始中见高端大气,更见中华民族复兴之魂。今天庆城乃至整个陇原的日新月异欣欣向荣,我们13多亿人口之众的国家连续6年粮食丰产,都是很精彩的印证。难怪两年前中国农业博物馆开辟了“庆阳分馆”,充分宣示陇东“周人兴起”的伟大历史与贡献,昭示来人,这挺有意义。

然而对于我们今天的普通参观者来讲,也需要再度认识到古代农耕文明对于我们自己性格、德性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力。

对于我们来讲,应该认识到所谓“五谷”就是指稻(白米)、黍(小米)、稷(谷子)、麦(大麦小麦)、菽(大豆),或者指麻(大麻)、黍、稷、麦、菽。这说明古人早就对农业作物有了分类,也有选择,五谷就是古代人的主要食物,所以“五谷”又统指粮食。“百谷”也指粮食,言其多而非是一百种。当我们认识了这些细节,自然就走近了与周祖农耕文化的距离,就对这片热土和粮食有了亲近感,不是饥饿时才有此情结,在丰裕时也不去浪费粮食,更不奢糜腐败,懂得勤俭养德的大道理,收到“一粒粮上见心志”的涵养。

新闻推荐

庆阳彩民喜获5万元3D大奖

本报讯福彩3D第2012171期开奖,开出奖号242,继2012165期庆阳彩民喜获3D大奖后,当期庆阳一幸运彩民延续好运,再次斩获3D大奖5万元。据了解,该彩民是通...

庆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城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庆城农耕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