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香包娘子”的产业梦

甘肃日报 2013-09-05 20:55 大字

“香包娘子”的产业梦

“香包娘子”的产业梦

本报记者先朝阳 通讯员涂文奎

夏末秋初,阳光明媚。虽然正是农忙时节,但走进庆城县玄马镇贾桥村唐喜琴家的院子,见到的却是许多“不务农事”的农家姐妹。大家围坐在树荫下的石桌前,正忙着飞针走线,一根根彩色丝线在她们的手中变成了香包上一个个精美的图案。

唐喜琴家的院子干净整洁,每个窑洞门前一块块小牌子格外醒目:加工间、展示间、洽谈间……这里也是她创办的陇缘香包刺绣公司所在地。

“以前只能卖两三元的小香包,现在可以卖到10元,一个狮子枕头可以卖到三四百元。”提起自己的绣品,40多岁的唐喜琴充满自信。

绣香包和戴香包是端午节标志性的民俗活动之一。如今,香包的做工越来越考究,香包绣制技艺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香包产业在陇东也成为一个日渐兴盛的朝阳产业。

唐喜琴说,由于香包制作不需要专门的工厂,没有过多的投资,易学易懂,利用闲暇时间制作,足不出户就能赚钱,特别是近年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从事香包产业已成为当地妇女致富的一条路子。

唐喜琴的外婆、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巧绣女,受家庭的熏陶,她从小就迷上了刺绣。二十几岁时,她绣的“十二生肖”“连年有余”等传统刺绣作品,已是姐妹们争相索要的好嫁妆。那时候,为了创作出新的作品,唐喜琴白天劳动,晚上构思、作图、刺绣,有时候一件作品要做一个多月,但她从来没有感觉到苦,她说:“只要拿起针和线,人就一下子精神了。看着一件件构思好的刺绣作品呈现在面前,是一种享受。”

2000年以后,随着庆阳市政府的支持推介,香包作为文化商品走向市场,唐喜琴绣着玩的作品一下子变成了“真金白银”,这让她自己也惊喜不已。最初是自己做,后来产品供不应求,她就带着村里的巧女们一起做,有些妇女来她家学艺“打工”,有些还把材料拿回去做,按照唐喜琴设计的样子完成后再交由她统一销售。民俗专家评价唐喜琴做的香包绣品“形态多样,针法多变,用色艳丽,传承了典型的陇绣风格”。

2006年,唐喜琴注册了庆城县陇缘香包刺绣公司。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旗下有固定生产专业户86户,分散制作户860户。公司的主要产品有龙凤呈祥、十二生肖、坐莲娃娃、金瓜等30多个种类,年生产能力5万多件,销售额可达100多万元,产品远销法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和北京、广州、深圳等地。她也先后荣获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甘肃省“民间艺术大师”、庆阳市“致富女能人”、庆城县“香包刺绣能手”等荣誉称号。

“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美好的东西才能够创造出来。”最近,唐喜琴和村子里的“香包娘子”们正准备绣制一幅“中国梦”陇绣。“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梦想,我们的梦想就是祖国富强,人民幸福。我们想用陇绣传统的针法和图案展示我们心里的‘中国梦\’。”唐喜琴告诉我们,这幅陇绣完成后,她将带着作品参加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谈到未来的打算时,唐喜琴说:“我的计划是,再利用5年,就地培养1万名陇绣人才,让这些妇女居家就业,一方面绣高端陇绣产品,另一方面绣中端旅游纪念品,形成一条完整的陇绣产业链。”

新闻推荐

省直单位联系庆城双联行动座谈会召开

省直单位联系庆城双联行动座谈会召开省直单位联系庆城双联行动座谈会召开本报庆城讯(通讯员杲再羽)近日,省政协副主席张世珍带领部分双联帮扶单位负责同志赶赴庆城县,就省直部门联系庆城县单位帮办实...

庆城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庆城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