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粉兰:香包刺绣树模范

兰州日报 2019-09-22 01:55 大字

巧婆婆张粉兰

□张文进文/图

镇原是全国闻名遐迩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活跃着老中青三代香包刺绣群体;在这些群体中,一人一色彩,一人一风格,而巧婆婆张粉兰无疑是千百位香包刺绣能人中的佼佼者,她劳动不辍,热心香包刺绣数十年,精湛的香包刺绣技艺受到当地人们的广泛赞誉。

俗话说人年到古稀,应该属于享受清福的年纪,然而72岁的巧婆婆张粉兰50多年来却一直都热衷于干一件事——当地民间流传的香包刺绣的手工活儿。这种活儿制作精细,对图案的设计,物体造型的层次,颜色深浅的搭配以及对人的耐力的考验都极为苛刻,而巧手婆婆张粉兰就是这样经年累月地一针一线,一血一汗地重复着自己热衷的活计。张粉兰住在王符故里,有人文临泾之美誉的席沟圈村,走进她的家里,便可看见房子的墙壁上挂满了各式各样色泽鲜丽的香包刺绣手工艺术品;抬眼望去,一旁正在精心刺绣的巧婆婆张粉兰,憨态可掬,慈眉善目,看见来客,稍稍停顿一下手里的活计,一边和你打招呼,一边饶有兴趣地道起她的一幅幅作品,快人快语,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很是精明,很难想象她已逾古稀之年。张婆婆安逸幸福的生活溢于言表,对自己热衷的活计有着美好的打算,期冀着能够有所作为。

巧婆婆张粉兰,从小喜爱香包刺绣,十几岁就跟舅母、大妈等学香包刺绣针线活路,在耳濡目染下,张粉兰白天参加劳动,晚上苦练技艺,从而在自己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喜好香包刺绣的种子,为以后精益求精的剪绣技艺打下了良好的、坚实的基础。初学的时候,遇到疑难,不耻下问,请教别人,以此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每年五月端午她做的香包刺绣拿到市场来卖,由于她自己设计制作,做工细致,色泽鲜艳,每个香包带着浓浓的民间传统元素,质朴且纯正,而且价格合理,深爱顾客的喜爱。

2002年6月“庆阳首届民间香包文化艺术节”在庆阳开幕,这无疑是对于巧婆婆张粉兰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一件大好事!“人逢喜事精神爽”,当她听到消息后,“兵不卸甲,马不离鞍”地黑明昼夜地加工制作香包刺绣。在香包艺术节开幕的当天,她带着2000件香包刺绣亲自参加了盛会;在会上来自美国、加拿大、韩国、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友人对她的产品情有独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此期间除了签订购买合同外,并对产品后续供应和价格商定进行洽谈。这样几天下来她的香包刺绣被一抢而光,从那以后张粉兰的香包刺绣就成了香饽饽,当地县乡文化馆,借助网络媒体进行报道和推介,就这样,刺绣能人张粉兰和她的“作品”技压群芳,成了镇原民间艺术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为了扩大文化艺术范围,不断增加花色品种,广开门路,她先后参加庆阳文化馆、宁县、镇原文化馆学习培训数次,在制作香包的基础上,增加刺绣老虎、百寿牡丹图、蟠桃祝寿、锦绣前程、沙秀、荣华富贵牡丹、长命锁、绣花鞋、鞋垫等百余种,虽然年龄一年年增大,但她的信心和决心越来越强,每次香包节她都抢先积极参加,不但销售额和销售量年年攀升,而且品类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好。目前她自己制作的刺绣,尤以“百寿牡丹图”,“蟠桃祝寿图”,“锦绣前程图”,“荣华富贵牡丹图”等最为出众,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粗犷豪迈中不乏精细华丽,浓烈娇艳中又平添清纯素雅;既有大写意,又有工笔,其构图简洁明快,寓意深长丰富;色彩大红大绿,品种千姿百态,针法精细独特,寄托了陇东高原人浓浓厚情和美好向往。

2012年甘肃省授予张粉兰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光荣称号,十多年间她手工香包刺绣2万多件,100余种。

庆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马翠珍评价时无不感慨地说,农民艺术家张粉兰人老心不老,虽然年已古稀,但她精神可佳,潜心香包刺绣50余载,香包刺绣是她一生最美好的艺术追求和向往,对我们热爱艺术的人们树立了榜样,她无疑为传承民间艺术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近张粉兰走出家门,在席沟圈街道办起了巧婆婆香包刺绣门市部,一大批香包刺绣挂在门市周围,柜子摆满了各色各样的手工艺品,吸引了一大批顾客前来观赏购买,并形成了集加工生产,销售、培训一条龙为一体的行之有效的特色产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小美美于形,大美美于秀”——愿刺绣巧能好婆婆张粉兰在自己热衷的艺术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新闻推荐

庆阳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今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

本报讯(记者吕赟实习生姜大捷)9月18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今年第3次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就马莲河蒲河等重点流域...

宁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