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仍需注意防暑降温
本报记者 郑朝静
8月8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专家提醒,立秋还处在三伏天中,“秋老虎”说来就来,暑气更加逼人,不仅防暑降温仍要继续,末伏饮食也有讲究。
今年28岁的刘丽芳在宁县某乡镇工作,一天中午,她连续在32℃的高温环境下工作了3个小时,出现了呼吸急促、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的中暑症状。刘丽芳被同事搀扶到附近的卫生院,医生给她散热降温,吃了解暑药,休息了数小时后症状得以缓解。
庆阳市中医医院脾胃科医生李宏哲提醒,伏天应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或在高温环境中久留。
李宏哲介绍,市民在高温天气下应及时补充水分、均衡营养,喝水应少量多次,每次100毫升为宜。剧烈运动中或结束后,不宜大喝冷饮。绿豆汤、莲子粥、苦味菜和各种新鲜蔬果等清热解暑类食物依然不可少,但饮食也不要过于清淡,鸭肉、鱼、猪瘦肉、海产品等肉类既清热又有补益作用,可放心食用。
适量的户外运动可以促进脾气运化、改善胃口。但要注意的是,高温外出应做好防护措施,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点防晒品。
伏天天气闷热难耐,人们外出归来,喜欢开足电扇,或者立即去洗冷水澡。李宏哲说,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此外,很多市民喜欢在家吹空调。李宏哲提醒,吹空调降温要适度,以免出现腹痛、吐泻、腰肩疼痛等症状。不可盲目贪凉,切忌直吹,可将温度设定在25℃~26℃。空调开放时间不宜过长,晚上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
在炎热的伏天,午间小憩可以缓解疲倦,然而不少人遭遇了“起不来”的尴尬。“这是因为有些人午睡时间太长,加深抑制大脑的中枢神经,导致醒来后更加疲倦。午休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半个小时为佳,晚上也不要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质量。”
如果自己中暑,或者发现别人中暑时,该怎么处理?李宏哲介绍,清醒状态之下发现自己或是他人有中暑的症状时,要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然后及时补充体液,喝点茶水、绿豆汤、淡盐水等等,如果有解暑药品更好不过。若是出汗较多,尽快擦干汗水,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更换衣服,目的是要尽快散热降低体温。
若是神志不清、昏迷、抽搐等危重的情况,除了转移至阴凉地带以外,还要让病人平躺着,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与此同时,要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在等待过程中,可以用湿巾冷敷病人额部、腋下以及擦拭全身的汗水,降低体温,同时给病人按摩皮肤肌肉,以便促进血循,改善抽搐症状、促进散热。
新闻推荐
宁县众合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是集有机苹果生产、畜牧养殖、旅游观光和休闲采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为了贯...
宁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