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技之长,脱贫更有底气 ——宁县努力提高村民自我发展能力
本报记者宋振峰 薛砚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对广大贫困户来说,比起田间播种,脱贫致富的希望种子更要在心里播撒。近日,记者来到宁县各乡镇走访贫困户,看到他们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积极求改变、谋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干劲十足。
宁县结合“一户一策”,借助入户谈心、扶贫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群众重拾致富信心,从“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转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接到在外上学的孩子的电话本是件高兴事,可家住宁县太昌镇苟家村的苟伶俐和王锐霞夫妇却只能对着电话叹气,每月两个孩子1500元的生活费要到哪儿去凑?
前几年,苟伶俐觉得日子能凑合,种的6亩地一家人够吃,三个小孩接受义务教育不咋花钱,自己和妻子平时有低保,还能打打零工。2016年,大儿子、二女儿先后考上外地中专,两个人一年学杂费就得2万元,妻子又患上了类风湿病,干不了重体力活,还得长期服药,学费药费犹如两座大山一下子就压在了苟伶俐身上。
“想挣钱必须得有点手艺,可当时我除了种地外,啥也不会。”苟伶俐感到很绝望。
平时吃低保勉强度日,没有一技傍身,困难来时没有抵抗之力,这是甘肃省很多贫困户的真实写照。送钱送物不如送技术、送经验,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才是实现长久脱贫的关键。
(转5版)
新闻推荐
■通讯员徐静本报讯5月24日,宁县盘克镇前渠村年近七旬的张奶奶拄着拐棍,在孙子的搀扶下来到人行宁县支行,颤颤抖抖地从塑料...
宁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