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保障教育事业发展 市教育局副局长闫斐就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答记者问

陇东报 2020-01-17 00:50 大字

本报记者 闫慧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全市教育系统落地生根,抓实见效,中共庆阳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党委政府办学主体责任、教师队伍建设利好政策、校长队伍建设激励机制、教育教学改革重点任务、教育管理制度要求、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重大举措、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规定7个方面明确了42条工作措施,90项具体任务。

日前,针对《方案》中提出的工作措施和具体任务,市教育局副局长闫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方案》中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推动落实党委政府办学主体责任”,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结合庆阳市的教育实际,重点抓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闫斐: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必须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抓大事、谋全局、把方向、作决策; 二是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党的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作为体现学校正确办学方向的一个重要工作来抓,在学校班子的配备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要实行“双培养”“双进入”制度; 三是切实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把课堂作为主阵地,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记者:在落实教育投入政策上,如何调整优化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以保障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闫斐: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这是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关键举措、根本保证。教育经费不仅要投入好,更要使用好、管理好,才能真正发挥好作用。一是建立政府主导、权责清晰、分担合理、更加多元的教育投入机制,全面落实 “两个只增不减”和“一个不低于”的法定要求;二是加强预算管理,科学规划教育经费支出,财政存量资金要优先安排用于教育,重点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强弱项、补短板;三是科学管理使用好教育经费,建立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教育经费监管体系,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记者:在“择校热”“大班额”“入园难、入园贵”和“城市挤、农村弱”等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上,如何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切实破解难题?

闫斐:在市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和市区人口增长需求,预留好教育用地。新建6所标准化学校,新增学位1.34万个;提质改造5所现有学校,增加学位3000个;完成住宅小区配建幼儿园10所,新增学位5150个。全面落实幼儿入园不出小区、小学就近入学、初中划片直升的目标要求,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愿望。在农村,围绕“义务教育有保障”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完成投入24.99亿元,改造薄弱学校1397所的基础上,再花两年时间,再投入6.03亿元,对398所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进行能力提升和薄弱环节改善,确保农村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上学、有学上、上好学。

记者: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当前,教育队伍建设在编制供给、人才引进、招录补充、培养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政策频出,释放利好信号,如何将这些利好政策落实到位,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闫斐:教育队伍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考量:足够的数量、合理的结构、较高的质量和良好的师德师风。目前,全市现有正式在编教师27273人,总体上还缺2200多名,同时还存在着学科结构性矛盾。各级编制部门将核定的学校教职工编制交教育部门管理,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统筹调配学校教师,报同级编制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所需的工勤和教学辅助等岗位人员,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选拔农村优秀初中毕业生,依托陇东学院通过5年定向培养小学“全科型”、初中“一专多能型”教师,毕业后经考核合格者,聘用到农村学校任教。编制内教师无法满足正常教育教学需求的,采取聘用制教师补充解决,待遇参照同等人员工资标准制定。同时,建立教师储备机制,根据自然减员和空编情况,提前1-2年招聘储备年轻教师。

新闻推荐

代民言说民生 建诤言献良策 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庆阳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侧记

本报记者张昶昶“聆听省政府工作报告使人深切感受到,通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开创了经济稳中向好、改革...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