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城管 四项机制“绣出”城市新形象

陇东报 2019-12-22 00:42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王晓辉)今年以来,西峰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立足新机构、新起点,用“工匠精神”和“绣花功夫”全力谱写“城市出形象”这篇大文章。

“网格办案”机制提效率。按照“人尽其才、人岗相适”的原则,将全局一线执法队员进行深度优化,整合成立40个网格化办案小组,选拔任命能干事、肯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担任办案组长,打造了“局党组领衔抓总、中队分类指导、办案组竞相办案”的网格化、精细化、规范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新模式。自7月份实施网格化办案机制以来,累计办理简易程序案件4542件、一般程序案件115件,共计罚款83.3万元。

“马路办公”机制破顽疾。大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建立班子成员带队整治、步行巡查、问题整改、台账销号、考核通报等一系列“马路办公”机制,明确每周一、周四为市容环境集中整治日,班子成员亲自带队,执法队员全员上岗,深入街巷,“地毯式”除脏、治乱、疏堵、纠差,累计开展“马路办公”53次,整改脏乱堵问题2000多个,整改率达98%。

“案件审核”机制把关口。研究设立执法案件审理委员会,建立执法案件周会审机制,对所有适用一般程序办理的执法案件实现案审“全覆盖”。案审会着重针对是否超越执法权限、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等内容进行全方位审核,由具有法律专业背景并与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法制审核人员全程参与,公职律师全程指导,中队负责人全程列席,办案人员亲自汇报,未经案审或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处罚决定,累计召开案审会议20次,审核案件380件。

“绩效考评”机制提干劲。坚持从工作效能和纪律作风入手,采取“周督查通报、月评比排名、年奖惩兑现”的方式,分别对城市管理执法效能、执法队伍考勤、作风形象等进行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中队年终评优挂钩,形成了“照镜子、扬鞭子、罚票子、丢面子、摘帽子”的考评问责机制,累计下发督查通报56期,通报工作方面问题568个,处理人员184人次,执法队伍作风持续好转。

新闻推荐

紧盯目标 补齐短板 狠抓落实 西峰区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本报讯(通讯员刘李力)今年以来,西峰区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和“四个只增不减”措施,因村因户施策...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