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传统种植变为优势产业 庆阳市发展小杂粮产业综述
本报记者 吕赟
9月中旬,在环县甜水镇有机谷子示范种植基地,1200亩张杂谷喜获丰收。放眼望去,谷穗饱满,一片金黄。这是今年前季,甜水镇以合作社流转土地的方式,集中甜水街、七里墩两村的连片耕地、闲置地、撂荒地,试种的新品种。
环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是典型的雨养农业县。环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干旱少雨的气候特点,非常适宜种植荞麦、糜谷、豆类等杂粮作物。如今,小杂粮种植已是环县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生产的小杂粮包括荞麦、高粱、黄豆、黑豆、豌豆、红小豆、糜子、谷子、燕麦、藜麦等18个种类、60多个品种。2018年,全县小杂粮产量达10万吨左右。作为庆阳市小杂粮主产区的环县,小杂粮的大面积种植,是庆阳市小杂粮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庆阳市小杂粮种植传统悠久,资源丰富,种型多样,有荞麦、糜子、谷子、高粱、大麦、莜麦、绿豆、小豆、豌豆、扁豆、鹰嘴豆、黑豆等10多种,其中播种面积较大的有糜子、荞麦、小杂豆、谷子、高粱等。近年来,庆阳市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小杂粮种植布局,改良品种,科学种植,加大新品种引进和推广力度,引导山区群众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种植,使小杂粮生产水平逐步提高。今年,全市小杂粮播种面积达到了64万亩。
截至目前,庆阳市主要引进推广了美国甜荞、榆荞4号、西农996、陇东红花等荞麦品种,晋豆11、晋豆12、齐黄34、中黄30等大豆品种,陇糜9号、陇糜10号等糜子和陇谷7号、陇谷11号、张杂谷3号、小金谷等品种。大面积种植了糜子、荞麦等小杂粮,主要采取冬小麦收割后进行复种的方式,通过推广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机械深耕和各种抗旱技术,小杂粮的产量和品质有了很大提高。
为确保农民增收,庆阳市各地通过采取企业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搭建电商与农特产品融合发展平台等措施,让小杂粮产业迸发出了大活力。记者了解到,2018年,环县麦上客、鑫利源、庆洲、万佳杂粮、荣康粮油5家杂粮企业采取政府补助统一免费供种、企业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的方式,与10739户贫困户签订了小杂粮订单种植合同,有效推动了小杂粮种植产业的发展。环县麦上客杂粮有限公司在环城、合道、山城和天池4个乡镇订单种植小杂粮5.8万亩,2017年该公司杂粮线上、线下销售额达1600多万元。2018年,环城镇赵小掌村村民杨宏喜订单种植白豆、黑豆、荞麦、胡麻和红小豆等小杂粮,收入达17000余元。
在小杂粮的种植和生产及销售过程中,为提高小杂粮的知名度,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庆阳市加大小杂粮标准化、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加快小杂粮无公害绿色食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步伐。近年来,环县制定了燕麦、大豆等地方性农产品标准15项,“环县荞麦”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马铃薯、大豆、葵花籽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荞麦醋、荞麦米、荞麦精粉等7种产品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同时,环县通过“环乡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的发布,进一步增强了环县农特产品的知名度、竞争力,目前,全县所有网销小杂粮全部通过小杂粮加工中心精选生产线分拣和网货供应中心包装,贴上“环乡人”统一品牌标签进行销售,大大拓宽了小杂粮的销售渠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彬)9月12日,2019年“全国科普日”庆阳市系列活动在庆阳市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中心启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