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暖锅里的年

兰州日报 2019-02-12 01:54 大字

□时志莉

地处黄土高原的甘肃庆阳,是大西北有名的美食之乡:饸饹面、搅团、粘面、油糕、洋芋卜拉、炒灌肠……而最具传统特色的、流传最为广泛的要算土暖锅了。

过去,寻常百姓家能在过年时吃一顿土暖锅,绝对是一种奢侈的盛宴。为了这一年一度的节日盛宴,家家进入腊月就开始筹备食材。暖锅所用的食材并不昂贵:萝卜、白菜、黄花菜均是自家田地里产的。豆腐和粉条是自家地里收获的黄豆、土豆制作而成。腊月二十九这天,家家开始煮肉煮骨头——那一大盆骨头汤是做暖锅必不可少的。

大年三十清早,母亲便敦促我把闲置了一年的土暖锅取出来,里里外外清洗得黑油发亮。紧接着,母亲把白菜、萝卜洗净切片,在开口锅里氽一下,黄花菜、粉条用热水浸泡着。准备好这些后母亲便开始炒肉片。肉一定要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形状一定要切成半厘米厚长宽均匀的长方片,色泽一定要炒得红润透亮,口感一定要软滑醇香。待一大碗肉片出锅时,厨屋里早已弥漫着浓浓的肉香味,直诱得我们兄妹的舌尖打颤颤。炒完肉片的锅接着就要做烩菜,这时前一天保留下来的骨头汤便派上用场了,用骨头汤烩出来的菜香味更加醇厚。在烩菜的间隙,同时还要完成另一项重要的事儿,那就是准备暖锅里放置的火块。这可是个技术活,那年月,没有木炭,只有就地取材的玉米芯可用。玉米芯不能烧个半拉,这样放在暖锅里会不停地冒烟,呛的人直流眼泪,也不能烧得太彻底,这样温度保持不了太久,正吃到兴头上时暖锅就凉了。所以在母亲烩菜的过程里,我要不停地拨拉查看灶膛里的玉米芯,生怕准备不好足够多的火块。

开饭的时间到了,母亲把烧得红彤彤的玉米芯一个个夹进暖锅的膛内隔层上,把烩菜带着汤汁一勺勺舀进暖锅里,满满地冒出锅沿,再把肉片整整齐齐地转着圈码放在最上面,最后撒上些许葱花,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暖锅便上桌了。早已饥肠辘辘、馋涎欲滴的我们兄妹几个,在父亲的一声召唤下,几双筷子便齐唰唰伸向暖锅。夹一大片肉塞进嘴里,再夹一筷头菜塞进嘴里,腮帮子鼓鼓的,来不及细细品味,便囫囵吞枣般的一股脑送进肚里,直吃的鼻尖冒汗,唇齿留香,畅快淋漓!暖锅里丰盛的菜肴、密密的油花花、肥而不腻的肉片,对寡淡了整整一年的肠胃来说,实在是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宴会!一家人围坐在热炕上,暖锅里滋啦啦冒着热气,浓郁的香味缭绕在屋内,天地间透骨的寒气完全被阻隔在了门外,“年味”在味蕾的享受和口腹中得到极大地满足……那情、那景,多年后依然在我梦中徜徉。

岁月流转,时过境迁。儿时暖锅的味道如种子一般已然在心底生了根,发了牙,开了花,结了果。如今,经济的快速发展让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暖锅的材质早已由过去的砂锅变为铜锅,式样和颜色看起来有了城市的气息;玉米芯也被无烟木炭所取代;暖锅里的食材也更加丰富:肉丸子、火腿肠、牛肉、蘑菇、木耳、海带等应有尽有。儿时只有在春节才能吃到的珍贵土暖锅,如今,不管是农家小院,还是宾馆酒店,也不管是什么时节,这份食欲随时都可满足。

庆阳的土暖锅因其醇厚的香味让食者百吃不厌、回味无穷。它就像一张闪亮的名片,镶嵌在陇原大地上。如今,土暖锅不仅是本地人春节餐桌上的主角,更是外地游客必尝的一道特色菜肴。而对于生于庆阳长于陇原的我来说,庆阳土暖锅在我的心里,更代表着一份暖暖的亲情、浓浓的乡情和满满的回忆!

新闻推荐

西峰双桐村 传统社火添年味

本报记者吕赟“那时候条件差,大家骑着驴拉着车到家家户户耍社火,很是热闹。”西峰区肖金镇双桐村村民袁世礼,还清楚地记得四...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