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40年的见证
本报实习生姜大捷记者 郝芳
在西峰区大什字西侧的巷子里,有一家母女二人自营的裁缝店,走进门便能看见一架老旧的脚踏式缝纫机。从事裁缝生意40多年的店主郭彩珍,半生的岁月都是与布料打交道,亲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衣着变化。
郭彩珍今年74岁,精神矍铄,很健谈。在她的记忆中,上世纪70年代,因为条件有限,老百姓几年都难添置一件新衣服,服装不管男女,基本都是直筒的衣裤,看起来十分宽大,布料颜色单调,基本以黑、蓝色为主,衣服都是用剪刀、尺子等工具裁剪,靠手工缝制。
“有些人家里穷,冬天的时候,把单衣塞满棉花,缝制成棉衣;等天气热了,再把棉花拆掉,改成单衣。这种情况当时在农村很常见。”郭彩珍说。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服装市场逐渐活跃起来,服装颜色、面料也多了。郭彩珍介绍,那时,脚踏式缝纫机开始普及,衣服的款式也多了起来,男士的中山装、女式小西装颇受欢迎。“那段时间,我特别忙碌,一年四季都在不停地做衣服。衣服做好后,就在集市边上支个摊子卖,每件能卖到10元左右。”郭彩珍说,她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她进了一种叫“巴拿马”的布料,因为价格昂贵,所以很少有人会选用。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做了两件小西装,其中一件给女儿穿了,另一件拿到市场上出售,最后卖了44元,这是她当时在市场上卖得最贵的一件衣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人们更加注重衣着的颜色搭配等细节。郭彩珍告诉记者,从那时起,男装除了中山装,西装逐渐成了新宠,女士开始流行长裙,五颜六色的服装逐渐多起来,“服装店越来越多,个人小作坊越来越少,很少有人再选择手工裁剪做衣服了。”
“作为一名裁缝,我亲历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的穿衣变化,从以前的单一色彩和单调样式,到现在的丰富多彩、样式各异,不仅折射出人们观念的转变,也极有力地说明了人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比过去提高了太多。”郭彩珍说。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张楠见习记者南力生早餐的变化,见证了40年教育事业发展步伐。西峰区肖金镇大户王小学位于肖金镇南4公里,是一所...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