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长远促发展 ——庆阳市实行“1+3”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综述
立足长远促发展
——庆阳市实行“1+3”环评审批制度改革综述
本报记者先朝阳 通讯员张艳丽
为全面促进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庆阳市坚持问题导向,把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作为问题整改的重中之重,把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放在资源开发环评审批管理上,建立起集环评体系、落实任务三张清单的“1+3”环评审批制度,用前置管理优化服务资源开发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庆阳石油煤炭资源富集,是长庆油田的发源地和主产区之一。针对长期以来油田开发中环评滞后、未批先建、环评指导开发优化发展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历史遗留问题,庆阳市把环保问题整改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放在资源开发环评审批管理上,坚持以战略环评、区域环评为基础,以规划环评为抓手,简化弱化项目环评审批,优化环评审批流程,重新建立了石油煤炭资源开发的环评体系,划定生态红线、确定环境底线和资源上限;规划环评划框子,优化产业格局、制定项目准入清单;项目环评填空子,围绕质量改善,防范管控风险,细化管理和要求;单体环评找位子,合规选址,落实环境敏感区避让要求;实行落实分类审批清单、备案申报(豁免)清单、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三张清单。
为了更好地处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关系,庆阳市委托中国环科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省环科院开展了环境承载力研究,编制了《甘肃省庆阳市油煤气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战略研究》。这一课题对全市生态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土壤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估以及今后产业发展对保障庆阳生态安全评估等10个专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明确划分了特殊环境敏感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基础性生态保障区、城镇规划区和工业集聚区功能,建立了“一轴、两片、三点、四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划定生态红线,也为资源开发指明了区域和方向。
在此基础上,庆阳市把强化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和执行力作为规划环评对建设项目的调控、引领和约束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将规划环评作为全市各项规划审批的前置要件,通过战略环评、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管理体系的初步构建,重点突出了战略环评的指导性、规划环评的有效性和项目环评的强制性。启动了重点资源开发区企业搬迁遗留场地污染治理修复和生态恢复治理以及油区生态评估重点区域地下水调查等试点和课题。在老油区治理方面,通过产能建设项目“以新带老”,先后完成了15个开发区块的17个原油采出水系统改造、对所有回注井进行检漏、更新,实施了439处管线穿跨越治理,对990公里的老油区集输管线维护更新,封堵废弃井657口。在新油区开发方面,实施了原油采出水“两沉两滤”处理工艺和危险废物(油泥)处置标准。督促长庆油田公司将产能项目总投资的10%用于污染防治。
与此同时,庆阳市制定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规程(试行)》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技术评估管理规定(试行)》,采取季度考核、定期通报和环评文件评查等方式,加强了对县区环评审批工作和环评机构的管理和考核,将环评失信、数据造假、超越资质范围从业机构列入黑名单。对重点建设环节实行旁站式监理,全面推行交叉执法监察制度,及时发现、处置环境管理和环境违法问题。
近年来,庆阳市先后督促完成了《陇东油气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环评》《西峰工业园区规划环评》等30多个规划环评。全市共查处未批先建、作业油污处置不及时、防渗布破损未及时更换、废水(固废)处置不当等违法违规行为530余起,督促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307个开发井场进行了现场整改,下达限期整改通知416份,实施行政处罚474起,罚款1238.7万元。通过快审快批,仅2016年就为项目建设单位节约费用约2800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自4月14日,庆阳市出台并实施了“限购区域内认房又认贷”的限购政策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出现明显变化。5月4日,来自易居研究院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当月,兰州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环比下降21%...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