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明珠——陇东职业中专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创建纪实
臧志鹏
美丽、富饶的董志塬上,冉冉升起了一颗职教明珠——陇东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创办于1984年的陇东职业中专,有着一顶顶耀眼的桂冠——全日制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中德合作项目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立项学校。正因如此,学校被确定为“全国职业教育建筑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甘肃省首批开放式共享型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庆阳市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先后获得“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0年8月,陇东职业中专、西峰职业中专两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强强联手,合并重组,办学实力迅速增强,成长为区内一所集中专教育、成人教育、对口升学教育及各类短期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陇东职业中专现有教职工286名,其中有中高级职称的110人、研究生8人。校园占地152亩,建筑面积7.35万平方米,拥有各类实训室64个,设备3685台(套),总值3273万元,实习工位2500多个。学校现开设有现代制造、交通运输、艺术教育、电子信息、医疗护理、能源工程等六大类10个中专专业和6个“3+2”五年一贯制大专专业。其中,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数控技术应用、服装设计与工艺、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既是市级骨干专业,也是中德合作项目专业,在全省同类专业中享有较高声誉。
多年来,陇东职业中专坚持“用群众满意的标准办好学校,用全面服务的理念建好专业,用无限真诚的关爱教好学生,用科学民主的精神培养教师”的办学理念,竭力将学校打造成“新农村建设人才培训中心、城乡劳动力就业服务中心、职教集团专业技能实训中心、校企合作示范中心、中德合作交流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为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陇东职业中专注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高规格谋划 高起点建设
着力创建国家级示范学校
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重要意义是,通过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可以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有了这块金字招牌,能够提高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是陇东职专和西峰职专合并后新领导班子组建伊始就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全校师生30年薪火相传、不懈奋斗的结果。2013年4月,喜讯传来,该项目《建设方案》及《任务书》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正式批复,陇东职专从此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该项目建设方案,陇东职专的创建活动主要围绕“一个奋斗目标,两项建设内容,五大改革重点”展开。“一个奋斗目标”是,经过两年的努力,把学校真正建成名符其实的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两项建设内容”,一是重点专业建设,根据国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建设焊接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学前教育4个专业,以此辐射、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建设;二是特色项目建设,完成数字化校园和陇东民俗文化两个特色项目建设,提升学校信息化办学整体水平,更好地与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五大改革重点”,一是改革培养模式,二是改革教学模式,三是改革办学模式,四是改革教学内容,五是改革评价模式。
两年来,陇东职专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勇于创新,不懈探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体来看,汽车运用与维修、焊接技术应用、电气运行与控制、学前教育4个重点建设专业已成为学校的品牌专业,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训条件不断改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信息化程度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在庆阳市发挥了良好的骨干带头和引领辐射作用。项目建设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类技能竞赛奖项61个327人次。
分项来看,重点专业建设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上,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以“学训一体、工学结合、订单培养”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模块化+工学多次交替”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通过中德合作、订单培养、产教结合等措施,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专业共建,资源共享,“能力标准、课程体系、职业证书和从业资格证”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构建并实施了德国“双元制”模式主导下的“2+1工学结合、分层教学、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分阶段、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园校一体化、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方面,一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以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为核心,编制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构建了以行动导向为主导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让“课堂走进车间”,“车间变为课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内容上突出基本技能、项目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教学方法上推行“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构建了以理论模块为基础、实训模块为辅助、技能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前教育专业建成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体的“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课程体系。二是突出专业特点,打造先进优质核心课程。学校坚持结合实际,紧贴市场,突出专业和理实结合的原则,校企合作开发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气控制与PLC》、《二氧化碳保护焊》、《电控发动机构造与维修》4门市级精品课程,《现代电梯原理与维修》、《制冷与中央空调》、《手工电弧焊》、《氩弧焊》、《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幼儿师范电子琴演奏基础》、《幼儿师范简笔画与手工教程》、《视唱》、《舞蹈》等11门优质核心课程,建成了4个重点专业教学资源库。三是优化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学校以项目课程为导向,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国家职业标准、企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编写教材,这些教材特点鲜明,通俗易懂,简单实用,已成为学校乃至庆阳市职业教育教学、实习和培训的重要指导教材。四是创新评价体系,完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和操行评分评价学生优劣的办法,建立“学校、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评价机制,对教学和学生做出全方位评价,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以全面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双师型”为目标,通过“多渠道引进、多元化培训”,建立一支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三高型”教师队伍,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一方面,学校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方案》、《专业教师企业锻炼实施办法》等相关教师能力提升制度,搭建校企平台,通过设立名师工作室、顶岗锻炼、国内外培训、以赛促教、以项目研究促提升等措施,先后组织4批138名教师赴天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参加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双师型”教师,加强了队伍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多元化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共投资109多万元,采取“上挂、横联、外引、内提”等办法,实施了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使师资队伍整体实力得到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除此之外,示范校创建活动中,陇东职专的特色项目建设也是有声有色,成绩斐然。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完成了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教室建设,建成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覆盖全校的数字化校园。搭建了校园门户网站,建成了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招生就业管理系统、网上教学系统等模块化管理平台,创建了校园信息交流园地和展示窗口平台,实现了办公自动化、管理现代化、教学信息化、服务人性化。并配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建成了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为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服务社会搭建了公共服务平台。
陇东民俗文化建设中,庆阳剪纸、香包刺绣、雕塑、庆阳唢呐等四个子项目至2015年5月底已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目前,学校已成为庆阳市唯一一处集培训、研发、生产、展示和传承为一体的庆阳民俗文化教育实训基地。
据介绍,示范校建设完成后,陇东职专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将日益凸显。学校的办学基础能力、教育教学水平,均得到大幅提升。今年全省技能大赛,该校18名学生参赛,16名获三等以上奖励,获奖率89%,其中:获一等奖4名。最近,省上通知庆阳市12名中职学生代表甘肃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该校有7名学生参赛。
新理念引领 新途径发展
完满建成中德合作明星校
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瞩目,被视为德国战后迅速崛起的秘密武器,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权威人士认为,德国经济腾飞表面看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支撑,但实际上,其根本依靠,则是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当今世界,只有德语文化圈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将职业教育学作为大学的一门独立学科,集中了大批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机构,既培养了大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师资,又取得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育科研成果。
要搞好职业教育,就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经验,在专业、课程、教材、师资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使学校的职业教育教学高点起步,逐步与国际接轨,为培养一流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陇东职业中专从1998年起,就携手职教巨头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同建设中德合作的明星职业学校。
据介绍,项目实施17年来,合作双方互访不断,陇东职专先后有31人34次到德国本土及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华项目点考察学习,德方专家及项目官员先后有80人89次到校检查指导工作和组织专门培训。双方的不断交流,使陇东职专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增强了技能,提高了认识。
师资培训是陇东职专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的主要途径。17年来,陇东职专先后有304人次外出参加“赛会”在华项目点专业技术培训,内容涉及德语、果酒与果汁加工、汽车修理、动力电工、水资源综合利用、汽车新技术、学校管理、服装CAD制图、现代汽车维修与环境保护、钳工技术、汽车钣金、汽车喷漆技术、液压制动、气压制动、焊接技术、服装制版、教育理论、汽车电器、汽车电路、自动变速器技术、机械加工、电工技术等61个方面。“赛会”从2002年6月开始,先后在陇东职专举办了现代汽车维修技术、计算机CAD制图、焊接技术I、钳工技术、服装制版、汽车电器、汽车喷漆专业职教师资培训班、商务英语职教师资培训班、电工技术、变速箱和四轮定位技术、汽车喷漆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修理、中国西部下岗女工再就业培训、中国西部助产士培训、中国西部车铣技术培训班、电工技术与电力拖动、(机械)CAD制图I、焊接技术II、服装裁剪、汽车钣金、摩托车修理、焊接技术III、旅游英语、旅游管理、CAD制图II、数控技术应用、汽车ABS、服装CAD制图、西北五省职业学校校长培训班、服装CAD制图、服装工艺、老年和医疗护理、电控技术、自动变速箱技术、护理专业职业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38个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来自甘肃、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福建等省的职业学校教师709人,其中陇东职专受训教师204人次。承接庆阳市电子、数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2期,“赛会”派专家主讲,培训当地教师68人,发挥了极大地辐射和带动作用。
项目实施过程中,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官员及专家多次亲临学校考察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实训车间建设上给予了大力帮助。先后投入各类实践实习及办公、教学等设备190台(套),帮助建成了汽车电器室、钳工室、电汽焊室、汽修室、电力拖动室、基础电工实践室、钣金室、摩托车修理实践室8个实践室,投资设备约20万元。同时,还帮助陇东职专规划建成了汽车维修实训车间和培训楼。
项目实施中,陇东职专不但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学校两任校长先后到德国等西欧国家参观考察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学校在抓教学常规落实的同时,积极借鉴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师生的教育和学习观念,参与培训的上百名教师通过学习,提高了认识,改革了教学计划、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课辅以电子教案、多媒体手段教学,实训课到实训车间教授,以“小组工作法”传授技术,教学效果显著。目前,陇东职专的专业实训课全部推广了“双元制”教学模式。
据悉,该项目启动以来,陇东职专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已累计为社会输送合格毕业生4300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赛会”以陇东职专为依托,培训的外省和外地市职业学校教师也已成为各校的骨干专业教师,在本地区的教学实践中积极推行“双元制”教学模式,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形势,在中德双方的合作中,陇东职专将积极扩大零基础培训,使更多的教师参加转型培训。同时,扩大合作专业,除汽修、电子、服装专业外,还将争取服务类专业的合作,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重技能培养 重实践学习
切实打造实训基地样板校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果。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同样是教育,但与普通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陇东职专坚持“职教惠民、强校富民”的办学理念,把“质量立校、发展兴校、特色强校”作为治校方略,抢抓发展机遇,严格教学管理,强化技能训练,切实打造实训基地示范校,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办学之路,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专业设置紧贴市场,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是陇东职专的特色之一。学校坚持紧贴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紧贴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创业需要、紧贴学校师资设备和市场经济走势,不断调整专业方向,将原有的16个专业压缩至10个,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和文化艺术教育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专业设置格局,涵盖职业中专、对口升学教育及各类短期培训等多个层次。同时,2014年至今,学校不断提升办学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开设“3+2”、“五年一贯制”学前教育、护理等大专班;分别与甘肃武威职业技术学院、兰州职业技术学院、酒泉卫校开展联合办学,开设了汽修、机电一体化两个中高职一体示范试点专业和普通护理中专专业;对口升学率逐年攀升,录取率保持在80%以上。
推动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办学实力,是陇东职专办学的另一特色。为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使学生走出社会有用武之地,零距离与社会接轨,近年来,学校加强实训基础能力建设,使实训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一是2013年8月区级财政投资560万元,新建了焊接、汽修三个车间。二是争取省财政支持的开放式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投资600万元,区财政为项目配套300多万元,利用这些资金,2013年至2014年共为学校焊接专业购置设备138万元,汽修专业购置设备314万元,电子专业购置设备46万元,学前教育专业购置设备30万元。同时,投资212万元建设数字化校园。目前,学校共有多媒体数字化教室40多个,实现了100M宽带进校园,广播、安防进楼宇、进车间。学校还积极争取合作企业为学校捐赠笔记本电脑140多台。三是利用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资金209万元,补充添置了各专业的实习实训设备。
内引外联,移花接木,积极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机制,是陇东职专办学的又一特色。一是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组和4个重点专业指导委员会,制订了《校企合作实施方案》、《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了信息沟通、资源共享平台。二是建立了“以需求为导向、项目为载体”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形成了“定向培养、综合提高”的合作新模式。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深圳中集专用车有限公司、无锡电子仪表有限公司、北京远鹏集团等知名企业联姻,三年共安置就业学生3388人,就业率达到97%。三是搭建了服务政府、行业、企业人才培训、技能鉴定、技能竞赛、技术展示的多功能平台。示范校项目建设期内,为当地政府、行业和合作企业培训人员34期人,开展技能鉴定25次3461人,承担庆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3次,参赛学生826人次,获得国家级奖励1次、省级奖励43人次、市级团体奖励13次、市级个人奖励269人次。四是加入庆阳市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并丰富了建设内涵,将校际间联合细化到校际间、校企间专业联合,建成了焊接专业等4个专业职教集团,走区域化联合办学的路子,带动成员单位快速发展。五是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增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学校积极争取甘肃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了焊接、汽车维修、电气运行与控制等3个甘肃省开放型、共享型实训基地,建成了广东深圳、江苏无锡等校外实训基地,增强了办学实力,在庆阳市及周边地区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辉煌的过去。作为“人才立交桥”,在工业化、信息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职业教育更有着美好的未来和广阔的需求。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成熟的教育体系、优势的专业设置、雄厚的师资力量、多样的育人方式、优良的校风学风的陇东职专,正在新的起点上展翅翱翔,搏击长空,再创辉煌。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燕澜月)8月13日记者从省环保厅了解到,7月份,全省共接到环保微信举报案52件。其中,属于环保部门受理的39件。所有举报案件均严格按照《甘肃省“12369”环保微信举报工作管理暂行规定》受...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