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视点 风乍起,吹绽梨园芬芳

甘肃日报 2014-07-16 08:03 大字

视点

风乍起,吹绽梨园芬芳

《麦积圣歌》剧照

《梦回陇西堂》剧照

《情系南梁》剧照

基层院团也能唱大戏

□ 本报特约撰稿人 肖美鹿

中国戏曲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形式,如今,它与当代城市流行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抗拒与批判?还是包容与接受?这是时代性的冲突与矛盾。对此,身处基层的戏剧院团感受可能会更为真切。而近年来,甘肃一些剧团的创作实践和取得的成就不但体现出自己的长项与优势,也促使甘肃的戏剧家进一步思考:处于深化改革浪潮中的基层院团如何能将自己的路越走越宽。

甘肃戏剧一向以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力作受到广泛关注与尊重,如陇剧《枫洛池》《官鹅情歌》、歌剧《向阳川》、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话剧《在康布尔草原上》《西安事变》《天下第一桥》……这些作品几乎都出自省级院团。近些年来,由基层院团创作的一批优秀剧目相继登上了国家级艺术节和戏剧节的舞台,如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的《麦积圣歌》,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的《百合花开》等,都受到了本土之外更为广大的观众群与专家的好评,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大奖。庆阳、张掖、陇南的基层剧团也不断有创新剧目参加全省调演,取得不菲成绩,这的确是一个令人振奋的现象。

戏剧院团所有的改革最终都是为了出作品。一说到出作品,人们往往就会想到“创新”,一说到创新,又往往只想到当下。但正如惠特曼所说:“过去、现在与将来不是脱节的,而是相连的。最伟大的诗人根据过去与现在构成了与将来的一致。”富有时代感的戏剧作品中,作者实际上融入了新鲜的当代意识,而它所表现的内容既可以是现代的,也可以是古代的。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的《麦积圣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中国历史上的西魏王朝,只存在过很短暂的时期,几乎无法与汉唐雄风相提并论,然而,今天的戏剧家从历史长河中挖掘出这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让从来不曾扬名的乙弗氏站到了舞台中央。不能不说这是天水市极具智慧和眼光的文化战略举措。《麦积圣歌》应当属于深层次的发现和发掘。它不仅走进了历史的深处,更走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普遍心理——向善、仁爱、忍让、悲悯、热爱和平。当这一切被极其和谐地融入一部剧作中时,就会辐射出强烈的当代意识,应当说这是站在深入挖掘和继承借鉴高度之上的更高层面的创新。

当然,现代戏在反映时代面貌方面更为直接。我们常说要挖掘本土历史文化,但又常常将自己的创作局限于一些表层的、肤浅的外象。真正优秀的现代戏绝不是简单地、介绍性地铺陈一个故事。它必须展现美,传达美,传达正能量。它要求艺术家把最深厚的感情奉献出来,因着对本土自然环境的熟悉与热爱而描绘她的独特之美;因着对乡音、乡情和那一份舌尖上的味道的永恒之恋而呈现一方水土之上的民风民俗;因着对人与人之间朴实无华的关系心向往之而去展现人物心灵深处的东西,那些喜怒哀乐也许是深藏一隅平时绝不说出来的私密……这其中必须有对生命的思考、对古往今来所有浮华与沉重的思考,也有着对未来充满诗意的思考。在许多市、县级剧团的创作演出中,我们看到了对农村现实生活题材、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开掘与展示,这些舞台呈现落落大方又朴素谦逊,最重要的是充满活力,引人奋发向上。

由于地理、经济、文化传播等多种复杂的原因,基层剧团的创作实力似乎一直无法与省级院团相提并论,但他们扎根于千里陇原的不同地域,他们的演出直接受到广大观众群的审视与检验,所以他们也最接地气。只要牢牢扎根于脚下的热土,切中时代这根主脉,遵循艺术自身的规律,基层院团也一样能创作出优品、精品,让自己的创作成果走出甘肃,让更多的观众从中认识甘肃,向往甘肃。与此同时,院团自身才能与时代一起前进,与观众一起成长。

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

菊坛花开分外红

□ 夏 成

秦腔是西北人离不开的精神食粮,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前身是天水“鸿盛社”、宝鸡“民盛社”、四川“广元秦剧团”,1956年7月由政府接收,后几经易名,定名为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迄今已有60年的历史,在坚守和传承中华文化基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电视、网络的普及,人们的文化生活逐渐多样化,也使秦腔面临着巨大挑战:剧目萎缩、表演团体生存艰难、演员流失、观众锐减。

与其他艺术院团一样,生存是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不得不面对的最紧迫的问题。面对现实,研究院提出了“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发展思路,把尊重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催发一朵朵艺术花蕾绚丽开放。研究院现有的80余名演职员工中,初步形成主要以中青年演员为骨干的演出群体,院团演出队伍有中国秦腔四小名旦、国家一级演员袁丫丫,国家二级演员常小红、孟满印、张智敏、赵伟、马三虎、刘维新、石云霄等,他们都是研究院的“招牌”。

这些年来,研究院排演大小剧目200多本(出),创作了《红旗插上东梁山》《万家春》《黄土魂》《丹青梦》《山里红》《麦积圣歌》《水洛城》等剧目,其中陇剧《万家春》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黄土魂》《丹青梦》分获甘肃省首届、第二届敦煌文艺奖。

秦腔写什么?怎么写?给谁演?怎么才能让老百姓爱看?近年来,研究院着力创作和演出了一批高质量的剧目,用精品去拓展舞台、争取观众。

2005年,新创大型现代秦剧《山里红》在第三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荣获最高奖项“金奖”,2007年12月31日晚,该剧作为精选剧目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深受好评。

研究院2008年创排的大型历史秦剧《麦积圣歌》,荣获甘肃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创剧目调演“剧目大奖”及14个单项一等奖,并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列为全省重点艺术创作生产资助项目。剧目还荣获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优秀剧目奖”、甘肃省第七届敦煌文艺奖二等奖。2013年10月,《麦积圣歌》代表甘肃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四届“文华奖”评比展演,荣获“文华优秀剧目奖”,这也是天水市戏曲界取得的最高荣誉。

2013年,研究院与平凉市庄浪县共同完成的新编大型历史秦剧《水洛城》成功上演,作为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交流发展的又一力作,研究院今年已完成了大型新编历史秦剧《大秦文公》的前期准备工作,目前已进入排演阶段。

研究院的演出队伍常年活跃在农村、社区等基层一线,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在群众中创作生产,在群众中演出提高,在群众中赢得市场、赢得口碑,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也在闯市场中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麦积圣歌》目前已上演100多场,足迹踏遍西北和北京、山东等地,每一场演出,都会赢得满堂喝彩。《水洛城》去年在庄浪演出期间,当地出现万人空巷的场面,最后不得不为群众加演。

一部秦腔,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是因为戏写到了老百姓心窝窝上,实现了与观众的心灵感应,也启示文艺工作者思考“写谁、演谁、为谁”这个大问题。

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

百花盛开艳四方

□ 李顺合

古诗中曾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妙诗句与华丽乐章,那是描写冬天景象的。走进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却给人以陇中山塬春光美,梨园一片花烂漫之感。深入了解,发现他们在奋进中不断理清思路,转型发展,一步步拓宽艺术市场空间;以精品引领,精心创意奠定发展基础;以重视人才,凝聚人心,提高竞争能力。他们送戏下乡,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路上,风乍起,吹绽梨园芬芳;这路上,曙色正浓,风光无限。

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是2012年4月由原定西市秦剧团改制而来。早在60年前,定西市秦剧团就已建团,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它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培养了名贯西北的杜干秦,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雷通霞,李小雄等一批秦腔艺术表演人才,被行内誉为培养秦腔艺术表演人才的摇篮。并继承、创编了380多本(折)优秀传统剧和新编现代剧目,代表剧目主要有古典名剧《铡美案》《火焰驹》《金沙滩》,自创现代剧目《大路深情》《红腰带》《泛金的黄土地》《百合花开》《梦回陇西堂》等。

院团发展靠自己,但与各界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一路走来,即突出公司主营业务秦腔,又精心创排综艺类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与市场接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8年被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评为全省“千台大戏送农村”战役先进集体。自2001年以来,先后有11个剧目、11人(次)获得省级大赛一等奖,13个剧目、13人(次)获得省级大赛二等奖,22个剧目、25人(次)获得省级大赛三等奖。特别是通过竞标获得创排的大型现代秦剧《百合花开》,在获得第四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多个奖项的同时,还先后荣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定西舞台艺术的历史性突破。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定西市百花演艺有限公司规模不断壮大,下设“三团一中心二基地”,即秦剧团、艺术团、民乐团、音乐舞蹈考级培训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演实践基地和兰州文理学院音乐舞蹈大学生实习基地,现有各类演艺人员71人,可排演戏曲、歌舞、魔术等各类节目。如秦剧团的《金麒麟》《劈山救母》等剧目,艺术团的《川剧变脸》《掀起你的盖头来》《扎西德勒》等民族舞蹈,民乐团的《威风锣鼓》《女子水鼓》,还有《巴当舞》、通渭小曲《小放牛》等非遗类剧目,在安定、通渭、甘谷、会宁等地演出,深受欢迎。演出场次不断增加,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在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公司还在开展“文化进农村”“文化进社区”“文化进军营”“文化进校园”等巡回演出中,送文化下乡、送戏下乡,和当地的群众艺术团体互动演出,深受欢迎。 

庆阳市黄土缘演艺公司——

陇剧奇葩吐芳香

□ 刘治平

陇剧,甘肃省唯一的地方剧种,在半个世纪以前由陇东道情演变而来。50多年的风风雨雨,陇剧以其淡雅的风姿和顽强的生命力,从大山深处走上舞台,经过几代陇剧人的共同努力,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一步一步迈进国家艺术殿堂,一次次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她那清雅的芳香。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艺术伴随着现代文明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情趣而不断完善。庆阳作为陇剧的发源地,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不断从母体吸收着营养,与其他姊妹艺术一样发展壮大。

庆阳市陇剧团的前身是庆阳地区文工团陇剧队,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陇剧队主要以现代题材中小剧目为主,音乐工作者在陇东道情与陇剧之间进行了大胆尝试与创新,从民间戏班和民间艺人那里进行继承和发展,排练了大量的现代陇剧剧目。

1979年,庆阳地区文工团更名为庆阳地区剧团,二队成为陇剧队。期间正值传统戏解禁,社会上对传统剧目的需求和期盼尤为强烈。而陇剧也已经历了10多年的磨炼和实践,音乐基础已经形成,表演形式、表演特色、服装、头饰、化妆等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积累,对于大量排演陇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困难是大部分青年演员是从歌舞队转过来的,没有接触过戏曲,更没有见过传统戏,对传统戏曲程式知之甚少,加之分队的时候成熟演员不多,因此在排练剧目的选择上只能以“三小”(即小旦、小生、小丑)为主。其次,由于当时创作人员力量薄弱,排练的剧目主要依靠移植和改编,如从川剧移植的《御河桥》《潘金莲》,从吕剧移植的《姊妹易嫁》等。后来从省陇剧院和其他院团学习上演了《假婿乘龙》《灵堂花烛》《天之骄女》等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979年庆阳陇剧队携陇剧《御河桥》《姊妹易嫁》《假婿乘龙》三个剧目,在兰州、白银、平凉等地连续巡回演出40多天,《假婿乘龙》累计演出高达500余场,创下了庆阳陇剧演出场次的历史纪录。

1985年10月,庆阳地区陇剧团正式成立,由于创作力量和创作人员得到了加强,为新创剧目的排演打下了基础,刘贵荣、杨林昌、李应魁、刘镜、张万红等实力剧作家以及郭效文、姚福汉等陇剧音乐工作者孕育而生。《关厂长》《刘巧儿新传》《宦海沉浮》《窦娥冤》《黑白人生》《陇东娃》《香包情》《情系南梁》《医祖岐伯》等新创陇剧剧目搬上了舞台,涌现出了一大批主要演员、演奏员和编导人才,他们多次在省上比赛中获奖。一些重点剧目多次参加了省市新创剧目调演,并荣获多种奖项。

2012年,庆阳市陇剧团改制为庆阳市黄土缘演艺公司,但考虑到陇剧的特殊性,庆阳市委、市政府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剧的保护,随即成立了庆阳市陇剧研究所,使得这一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能够继续得以传承和发展。相信在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下,陇剧这朵艺术之花,一定会更加娇艳夺目。

新闻推荐

中福在线2.8亿派奖庆阳彩民揽获50万元

中福在线2.8亿派奖庆阳彩民揽获50万元中福在线2.8亿派奖庆阳彩民揽获50万元7月27日,位于西峰区长庆大道中福在线销售厅一彩民揽获全国累计奖金25万元大奖,这是本月庆阳中得第5个中福在线大奖了,比中...

庆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庆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