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弘扬德行天下质赢未来城市质量精神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甘肃日报 2014-05-20 18:35 大字

弘扬德行天下质赢未来城市质量精神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弘扬德行天下质赢未来城市质量精神 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庆阳市委副书记、市长  栾克军

庆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能源富集、物产丰饶,被誉为“红色圣地、岐黄故里、农耕之源、能源新都”。长期以来,庆阳人民形成的崇德守信、质朴善良、勤劳勇敢、包容开放的优秀品质,孕育了“德行天下、质赢未来”的城市质量精神。近年来,我市着力提升“庆阳质量”、唱响“庆阳品牌”,走出一条以质量振兴助推转型升级的科学发展之路。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提质增效

绿色,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质量的发展要求。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称,是农业部批准创建的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和现代旱作农业示范区。近年来,我市秉持“绿色、循环、安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立足丰富的农业资源、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厚重的农耕文化,把提升农业质量作为永恒追求,着力实施特色产业开发和基础条件改善“两大扶贫攻坚战”,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果则果、宜林则林,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实现富农与强农效益、产品与产业质量、品质与品牌培育“三个同步提升”。特色,是庆阳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我市处在果蔬瓜菜生产的最佳纬度区,独特的气候、光照、土壤条件下,种植的特色农产品质优量大,是天然的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目前,千万只肉羊、百万头肉牛、200万亩苹果、100万亩蔬菜、700万亩苗林等特色产业开发加快推进。全市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1个、绿色食品17个、有机农产品6个,登记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9个。标准,是庆阳农业发展的质量基石。坚持以标准化培育优势产业,以产业化提升经营效益,全力推进贯标生产,形成了以生态养殖、绿色果品、有机蔬菜为主导的特色富民产业生产模式。目前,建设国家级苹果标准化示范县2个,省级蔬菜、水果、西瓜、奶牛标准化示范县7个,市级标准化种植养殖示范区点70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9%,健全了“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的质量保障体系。品牌,是庆阳农业发展的突出亮点。秉持“用绿色创品牌、用质量提效益”的理念,编制了“十二五”品牌发展规划,叠加放大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庆阳SOD苹果,个大质脆、酸甜适中、耐贮性好,达到国家优质苹果标准,1亩苹果相当于35亩小麦的收益,已成为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的“铁杆庄稼”。目前,4个农产品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3个产品荣获甘肃省名牌产品,7个品牌获甘肃省著名商标,逐步实现由供原料、供产品向创标准、创品牌的转变。

以产业链条延伸驱动工业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打造好产品”,是庆阳市以拉伸产业链条提升工业产品质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和战略选择。近年来,我市着眼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和产品质量,紧扣打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循环链的石油石化、煤炭生产转化“两个千亿元产业链”,着力谋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努力实现由“黑色印象”向“绿色崛起”的转变。以延伸资源开发链条为重点,通过绿色开发、深度转化、延伸增值、循环利用4种方式,运用先进产业技术装备,加快能源资源链式开发。围绕实施原油生产加工“双千万吨”工程,加快庆阳石化600万吨升级改造项目建设,采取乙烯、丙烯、碳四、苯链式转化和煤化工与石油化工耦合转化等5种模式,推动石油化工由单一燃料型向炼化一体化复合化工型的转变;采取煤转电、煤化工、煤冶材3条转化路径,打造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支撑、化工冶材为主导的特色循环产业集群。以延伸技术研发链条为核心,重点在生产加工领域企业培育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实施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技术创新项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及工艺流程组织生产。以延伸质量监管链条为保障,对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药品、特种设备、流通服务、餐饮消费等6大领域产品实行全过程检测监管,计量器具受检率、特种设备检验率和操作人员持证率均达到100%。

以优质精品工程支撑美丽庆阳建设

工程质量事关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百年工程、质量第一”的理念,严格落实工程管理制度,重点突出4大领域质量监管。强化交通工程质量监管。全面实行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设计施工单位保证、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制度,严格落实质量终身负责制,农村公路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达到100%。强化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坚持从开工、施工、竣工各环节入手,对建设单位质量检查、监理单位质量控制和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对工程重点部位、工序、环节跟踪检查,对工程质量等级进行核定,做到了严督查、严把关。强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大力推行“精品工程”战略,新建工程全部落实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备案、安全监督交底告知、房屋建筑施工许可等管理制度,先后获得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奖”19项。强化环境工程质量监管。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以7年“再造一个子午岭”为目标,按照自然与人文环境同步改善、环境保护与治理同步推进、环境容量与质量同步提升的思路,推进重点开发区、生态脆弱区、生态保护区、人居环境区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倾力打造“天蓝、水碧、山青、地绿”的美丽新庆阳。目前,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达到352天;重点流域及饮用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业固废危废处置利用率稳步提升,努力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享受上舒适的生活环境。

以改革创新加快富民兴市步伐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是富民兴市的动力源。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质量振兴,靠质量开拓市场、树立品牌、提升实力、塑造形象。用改革的举措完善机制。探索建立“大统筹、大检测、大监管、大执法、大考核”的质量强市工作机制。先后出台质量管理、标准创新贡献、名牌产品企业等奖励办法,形成了层次分明、支持有力的质量政策体系。健全完善质量发展资金保障机制,去年,市财政列支质量工作经费1827万元,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奖励资金300万元;市、县区投入质量发展资金3600多万元。创新生态建设投入机制,动员市内外个人、团体和企业积极参与宜林荒山苗林产业开发,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多方面投入、多层次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用科技的引领驱动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和规上企业参与国际、国内标准制修订工作。目前,全市建成创业孵化、科技评估、科技咨询等一批技术示范服务机构,促进石化、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累计整理归集地方标准130项,创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10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11个。用开放的视野提升服务。牢固树立“以质取胜、服务至上”的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质量标准,在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银行保险等窗口服务领域,推进服务业满意度评价试点,着力营造发展舒心、投资放心、收获开心的服务环境,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政府的优质服务换取发展的最大效益。

质量是转型升级的基石、经济发展的命脉。庆阳市将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载体,大力弘扬“德行天下、质赢未来”的城市质量精神,全力推动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稳致远。

新闻推荐

郝远在陇东学院调研时强调 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郝远在陇东学院调研时强调健全质量监控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本报庆阳讯(记者先朝阳)5月19日,副省长郝远在陇东学院、庆阳石化公司等单位调研时强调,要把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建立健全质量监...

庆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庆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