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堪忧本报记者 朱宇鲲

甘肃日报 2013-04-15 22:15 大字

●随着甘肃省城市化发展,农村男性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留守妇女越来越多。

●据统计,甘肃省留守妇女达135万余人,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26.5%,农村30%以上的家庭都有留守妇女。

●留守妇女长期忍受着孤独与压抑。如何关爱留守妇女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现状 留守妇女面临多重压力

“由于丈夫在家庭生产生活中的缺位,农村留守妇女面临多重生存发展困境,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省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甘肃省农村留守妇女的生存现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现实需求,近来,省妇联联合兰州大学有关专家,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在全省范围内对留守妇女地位、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调研。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院长张永梅教授是此次调研报告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她说,调研时我们将“留守妇女”界定为“丈夫离家半年以上进城务工、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与家庭其他成员或自己单独生活在农村的妇女。”

据统计,甘肃省外出务工人员约436.6万人,其中男性占70.9%。留守妇女达135万多人,占农村已婚妇女总数的26.5%,农村30%以上的家庭都有留守妇女。

张永梅坦言,由于丈夫外出务工,使83.1%的留守妇女认为自己在生产劳动方面的投入比丈夫外出前增加,被调查的留守妇女除农闲季节外,日平均生产劳动时间为7.7小时。大部分留守妇女表示“一个人难以单独承担农活”。

男性劳动力外出后,留守家庭遭受小偷小摸现象增多,留守妇女的安全感大大降低。定西市某农村的留守妇女杨萍(化名)说:“去年的一个晚上,小偷到一个留守妇女家里偷东西,用铁锤打伤了她的头,她丈夫回来后就没敢再出去打工。我晚上也很害怕,经常失眠,所以就在炕后面藏了一个木棒。” 

除了可能受到的侵害外,因丈夫外出打工而产生的精神空虚是留守妇女的一块心病。调查显示,由于丈夫常年外出,有75.5%的留守妇女感到孤独、空虚、焦虑、压抑和无助。留守妇女在劳动之余和农闲季节的休闲生活单调,文化生活贫乏。

维权 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临洮县洮阳镇的一个偏远山村,一名留守妇女遭受强奸,丈夫知道后和她离了婚,离婚后该妇女无法继续在此生活,只得离开村子外出打工。

兰州城市学院心理学教师杨斌芳说,总体而言,留守妇女是农村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当合法权益遭受侵害后,出于种种心理顾虑,敢于积极维权者并不多,甚至还会为了维持“脸面”而默默忍受。

提及农村留守妇女的维权话题,张永梅教授说,根据调查显示,当她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39.3%的留守妇女选择不作处理或者自己忍受。

甘肃怡欣心理咨询中心杜俞瑾教授是常年关注妇女维权工作的民间人士,在她看来,由于夫妻长期分居,缺乏交流,致使婚姻关系脆弱。杜俞瑾说,夫妻交流减少,引发双方相互猜疑,导致感情危机。此外,杜俞瑾教授提到,很多留守妇女无法满足基本的性需求,她们的性压抑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

杨斌芳认为,留守妇女独自承担养育子女、照顾老人、务农等重任,精神压力大,很容易被孤独绝望等负面情绪控制,进而演变成心理疾病,最终对外界剧烈反应。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关爱她们,更要考虑深层次因素。

探索 农村留守妇女的阳光家园

“关爱农村留守妇女的探索工作,一直没有间断过。”省妇联党组成员胡兰说,近几年实施的留守妇女阳光关爱工程,就是为解决留守妇女实际困难而开展的探索性工作。

胡兰介绍,省妇联从2009年1月开始,在全省试点建设了30个农村“留守妇女阳光家园”。2011年,省妇联投资100万元,在全省14个市州建设了200个“留守妇女阳光家园”。2012年,省妇联再次投资200万元,在全省建设200多个“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为每所阳光家园配备电脑、DVD、晨练音响等文体器材。

“给留守妇女搭建一个‘聚\’的平台,我们先后成立了市、县、乡、村留守妇女工作领导小组,系统规划、整合资源,把留守妇女工作与平安家庭创建等结合起来。”张掖市妇联权益部白素萍介绍,目前全市已建成覆盖市、县区的市级“留守妇女阳光家园”9个,省级示范点3个,每所“留守妇女阳光家园”室内活动场地均达到40平方米以上,室外活动场地达到100平方米以上,配备电脑、电视等设施设备30台,文化娱乐用品700多件,图书2000多册,为留守妇女搭建起了一个倾诉、交流、互助的平台。

白素萍说,她们还组建了妇女助耕队、文体活动队、敬老互助队、巾帼矛调队、心理咨询队、子女教育队等10类妇女互助组,推动解决留守妇女的实际困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省级试点的辐射带动下,庆阳、天水、平凉、张掖、白银等市妇联,整合资源、募集资金,建设了64个市级“留守妇女阳光家园”。为帮助留守妇女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和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推荐

项目带动行动:支撑转型跨越本报记者 牛彦君

甘肃对项目的渴望,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在国家层面上,西部开发属优先推进的选项;在省级层面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项目带动行动”,成为甘肃经济突围的优先选项。“项目是支撑发展的载体,也是转型...

庆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庆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