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专利转化实现产值5.7亿元

甘肃经济日报 2020-04-27 01:32 大字

本报庆阳讯(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刘华东)记者从4月24日召开的庆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驱动创新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三年来,庆阳市专利申请量达5338件,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5%以上,商标有效注册量达到7038件,位列全省第二位;彭阳春、居立、龙影等6件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陇东黑山羊、庆阳苹果、早胜牛、环县马铃薯、环县羊羔肉、镇原黄花菜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庆阳黄花菜、庆阳苹果、庆阳香包、庆阳刺绣、环县荞麦、环县皮影、正宁大葱7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商标、产品区域品牌在扶贫、兴农、富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庆阳市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农业产业、陇绣香包、中医药”五大优势特色领域,开展专利导航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工程,强化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和营造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的良好市场环境和营商环境,先后为企业争取省级知识产权项目10个,专利转化资金155万元,支持“一种立式原油加热炉”等30多项专利技术实现就地生产转化,实现产值5.71亿元,上缴利税2263万元。

新闻推荐

补齐短板弱项 决胜全面小康 访庆阳市代市长卢小亨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刘华东4月11日,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主题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庆阳市,庆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环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环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