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那条路
田娅妮
环县曲子镇的东面有一座山叫玉皇山,半山上有一座烈士陵园、一座庙,附近的人们每年庙会的时候都会去朝拜,上山的那条路便热闹起来。其实,这条路之所以叫路,是因为走的人多踩出来一条路。
第一次去玉皇山时候是2001年,我们一路往上,那路时而平坦,时而陡峭,山是灰褐色的,光秃秃的见不到几棵树。经过山隘口的路可谓凶险,就像两座山中间被斩断一般,留出一个大豁口,而那豁口便是路,通过豁口的时候,总害怕被夹在中间,真是提心吊胆。
后来,那条路稍微修了一下,比原来宽阔平坦了许多,山里人渐渐地有开农用三轮车的了,经常会看见来来往往运粮食的、运猪羊牲口的三轮车开过。由于路好走多了,我们买了一辆摩托车,回老家看望老人时方便了许多,不用再受爬山的苦,还节约了时间。婆家弟弟买了一辆农用三轮车,除了干农活方便外,他还把家里出产的东西拿出去卖,比如婆婆和弟媳妇酿的黄酒,家里果园出产的苹果,都是一笔不菲的收入。婆家弟弟收入好多了,不仅供了两个孩子上大学,还在我们买房的时候帮了我们。这都是国家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
忽然有一天,听说那条路要修成柏油路了,原来是农村建设“村村通”公路,群众不出钱就能享受到修路带来的好处。为此,我们还特意跑回去看,到山下的时候,老远就听见机器的轰鸣声,走近才看清楚原来有四五辆推土机在山上工作,大面积的土被推了下来,完全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了。我们和修路的工人们们攀谈了很久,原来的路被重新设计了,我们都很兴奋,很期待。
不久路修好了,新修的公路平坦而宽阔,还通了公交车,人们的出行越来越便捷了。后来,公路两旁栽上了松柏树,农村开始实行“封山禁牧”“退耕还林”了,农民的耕地比原来少了,收入却没有减少,灵活多样的经济形式遍地开花,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路修好了,我们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多了。村里越来越不一样了,好些人修建了明亮的大瓦房,门前修了小花园,再种上几棵树,养的鸡、猪、羊等都圈进了圈里,狗狗们被拴在了大门口看家护院。村里还有人建起了牛棚、羊棚,听说是国家投资的;有人建起了养鸡场,整天给鸡放音乐,促进生长;山下有人建起了鱼塘,人们可以去钓鱼、烧烤,是不错的休闲方式,老板也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年,婆家弟弟又陆续买了旋耕机、收割机,每当农忙的时候几个月在外,虽然辛苦,但赚的就是一整年的收入,家里的房子早已经翻修了,瓦房、花园、小汽车,整洁漂亮的农家屋里面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应有尽有。
门前的这条路一直通向远方,给山里人带来了幸福的生活,给山里人带来了国家的好政策,也召唤着在外的游子早日回家。
新闻推荐
本报实习生路世玲记者马瑶从依靠步行,到拥有第一辆自行车;从你拥我挤搭上长途客车,到自己驾车就能出行;从排队去售票窗口买票...
环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环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