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星宏:致富不忘根

陇东报 2018-07-19 02:40 大字

本报记者 刘萍凝李彦臻

建学校、修桥、移山填沟、栽行道树……这一件件造福周家塬村的好事,都有这个村的“好儿子”——赵星宏的心血。

1980年,11岁的赵星宏在周家塬小学上到三年级。这一年,他们全家搬迁到环县曲子镇,他又在曲子镇中心小学上了学。有一个情景至今让他记忆犹新,也成为他日后只要有能力就想为家乡做点事的动力。“我刚到曲子镇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是不是少先队员?我竟然不知道少先队员是什么,老师又问我有没有红领巾,我说也没有,只记得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戴过一次,这才知道戴上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小小的心里意识到了周家塬很落后,也暗暗下决心,长大了如果有能力,一定要改变家乡的贫困面貌。”

带着这颗埋在心里的种子,赵星宏努力地学习和工作,1992年他在市建筑公司参加工作,后来公司改制,他就返回曲子镇办黄酒厂,后来又在西峰成立了甘肃富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靠着多年打拼,赵星宏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为家乡做点事情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

2014年,周家塬村决定改扩建村里的小学,县上拨款50万元,但只够建平房,赵星宏得知消息后,主动提出自己再出70万元,为村上建一座二层教学楼。7月5日,记者在周家塬村看到,孩子们正在星宏教学楼的新教室里学习、上课,校长王富银对记者说:“这栋教学楼是钢架结构,保暖、抗震性能一点不比城里的教学楼差。很感谢赵星宏为村上的教育办了件大好事。”

赵星宏做的不止修学校这一件事。同年,为了方便村民前往曲子镇,赵星宏再次出资35万元,修建了从西沟队到曲子镇的漫水桥。有了桥,村民们的出行、孩子们上学再也不受洪水的阻隔,到曲子镇,也只要不到20分钟的车程。

此外,在村上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赵星宏又出资40万元,填埋村部广场对面的一个地坑院,准备适时进行开发。现在这片大约10亩的地盘上已经长起了一片美丽清幽的树林,一座凉亭坐落其中,成了村民们休闲散心的好去处。赵星宏还从外面买来行道树和草坪美化环境和道路,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但他说:“虽然少小离家,但还是始终记得自己的根就在周家塬,能为改善家乡面貌做点事,我觉得是应该的,也是幸福的。”

虽然11岁就离开家乡,但赵星宏的心依然在这里,逢年过节,他都会带着孩子们回到家乡,并教育他们:“以前,爸爸和村民们的生活都很苦,现在改善了一些,将来你们有能力,依然要继续建设家乡。”

新闻推荐

温度与厚度(二)

住在延安的那夜,我一一过滤,把从兰州出发那刻走过的地方,放电影一样,重温。在庆阳环县的山城堡战役纪念碑前,我仰望,以崇敬之情...

环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环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