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打造产业扶贫新模式 庆阳市发展肉羊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陇东报 2018-06-23 06:27 大字

本报记者 李政寰

庆阳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面对“十年九旱”不利条件下传统农业无法破解“靠天吃饭”的困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区域定位和资源优势,经过科学研判和决策,把肉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331+”产业扶贫新模式,初步实现了产业培育与脱贫攻坚共赢。

2017年,庆阳市肉羊饲养量达到457万只,出栏183万只,羊肉产量3.7万吨,实现产值16.5亿元,养羊户人均增收994元。如今,无论是在塬边咀梢,还是在山区河川,发展肉羊产业,已成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的首选产业。

“量身定制”探索扶贫新路子

环县曲子镇西沟村村民谷金荣今年做了一件“新鲜事”,前不久,他将自己的3万元贷款入股到村里的养殖合作社。“加入合作社,我每年固定分红1.5万元,每年还款1万元,自己剩余5000元,三年时间还清贷款,还可以赚1.5万元。”

和谷金荣一样,庆城县驿马镇杨湾村贫困户吴俊礼,2016年8月加入了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以5万元扶贫贷款入股,由合作社购买种羊和基础母羊,每年保底分红1.5万元;将20亩山台地流转给合作社种草,每年土地流转收入3000元;自己在合作社当饲养工,月工资1800元。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分红股金三项年收入达4万多元,这让吴俊礼家顺利脱了贫。

根据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庆阳市积极探索,把“三变”改革作为推动肉羊产业扶贫的重要切入点,“量身定制”了“331+”产业扶贫模式:第一个“3”是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三方合作;第二个“3”是群众以土地入股变资产、贷款购羊入股变股金、参与合作分红变股东实现“三变”;“1”是由合作社全程托管,统一饲养管理;“+”是村集体或农户入股合作社分红。

“331+”产业扶贫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合作社为载体,发展肉羊产业,解决了分散养殖质量不高、抵御市场风险不强的问题,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按照“20+1”养殖规模,贫困户每年羊只利润分成2万元以上,一个4口之家仅此一项即可实现稳定脱贫。

“龙头引领”带动群众稳定脱贫

中盛农牧公司是庆阳市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启动实施了1000万只肉羊产业化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6亿元,在镇原县、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建成了5个万只种羊繁育场,(下转2版)

新闻推荐

环县禁毒办举办演讲比赛

本报讯(通讯员常文涛)为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学习禁毒知识、了解毒品危害、远离毒品侵害、树立健康向上的...

环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