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的创新实践

陇东报 2018-04-22 01:06 大字

■李文

许掌小学的“逆袭”,是农村教育扶贫的创新实践。一位老教师,六名“90后”大学生,他们利用三年时间,吸引十多名学生返村就读,学校“活”了,这个村子也“活”了。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是师资力量的均衡。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基本和城镇均衡了,但教师结构却反差较大,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学生进城读书成为一大趋势。

小南沟学区为了提升许掌小学的教学质量,给这个学校配备了六名年轻教师,专业对口,师资力量深厚,给村民呈现出了新气象、新活力,让家长看到了新希望。

近年来,环县持续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上发力,出台了《关于加快全县教育发展的十条意见》,从经费保障、布局调整、办学条件、贫困学生救助、教师生活补助、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改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奖励激励等十个方面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师资配备上,将新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全部分配到基层学校任教。许掌小学在六位“90后”特岗教师的带动下,迅速成长。通过众筹建设学校,发展多彩校园文化等多项措施,让家长可以放心地把孩子送到学校读书。

提升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吸引进城学生返乡,也让农村家庭多了收入渠道。许掌村一些返村的“陪读”村民,有的发展起了特色产业,有的扩大了种养殖规模,收入明显比“陪读时代”增加了。

通过提升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是教育扶贫的主要方向。教育扶贫激活的不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学校的进步,更是一个村庄的发展。

新闻推荐

人勤春早乡村兴 环县春耕生产见闻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李文通讯员周永蔚仲春时节,环县农村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与往年不同的是,传统单一的耕种模式少了,设施瓜菜、药材、果树多了,这是环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奋力脱贫的新变化。...

环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环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